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雙重普選加直選 不可行

http://www.CRNTT.com   2010-06-05 09:08:12  


如果刻意用理想概念規範現實,那就不是政治家,而是狂想者了。
  中評社香港6月5日訊/法律學博士宋小莊今天在《大公報》發表文章“雙重普選加直選不可行”,作者表示:“所謂雙重普選加直選的特點,也許筆者孤陋寡聞,但老實說在世界上找不到第二個如此具有高端‘民主’的代議政制。即使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也用不著如此大陣仗,何況只佔議會部分議席的選舉,很不對稱,用大炮射蚊子。”文章內容如下: 
 
  最近中聯辦副主任李剛分別與民主黨、終極普選聯盟的會晤成為香港的大新聞。李剛呼籲他們順應香港社會的主流意見,先通過政改方案,讓香港政制向前推進一步。他們卻提出諸多條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條件是2012年6個區議會功能界別議席,由一人一票選舉產生。

   該條件有三個特點:(一)擴大選民基礎至極端;(二)提名、選舉都要雙普選,另加直選;(三)以直選為普選的標準。如照該條件去做,香港恐怕更難實現普選。

  先說第一個特點,本來普選就是要普及選舉權,擴大選民基礎本來有利於實現普選,但擴張太盡,卻適得其反,弄巧反拙。在廣大市民看來,立法會分區直選議席已經實現了普選,只是功能團體議席尚未完全實現,需要推進。香港目前大概有340萬選民,分5區分別產生30名立法會分區直選議員,平均起來每11萬選民產生一名議員。在2017年行政長官實現普選後,如照此標準擴大功能團體的選民基礎,功能選舉並非不可能實現普選。

           搞清楚“普選”與“直選”

  然而,當下民主黨和普選聯都要求6個區議會功能界別議席將選民基礎擴大至340萬個選民。根據他們平等選舉權的標準,該方案不但遠遠拋離功能團體其他界別的議席的選民基礎,而且拋離分區直選議席的選民基礎。換句話說,連廣大市民認為已經實現普選的分區直選議席也仍然未實現普選,還要逐步推進,這不是添煩添亂嗎?你說如何做到!

  再說第二個特點。本來政府提出的方案是由民選區議員提名立法會議員候選人,再由民選區議員選舉產生6名立法會議員。由於民選區議員已由普選產生,由經普選產生的區議員間接選舉產生6名立法會議員,也被視為由普選產生。如該方案完成整個立法程序,則在35個功能界別議席中,有6個已經實現了普選,這是對政制發展的積極推進。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