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菅直人的中美外交抉擇

http://www.CRNTT.com   2010-06-14 08:29:46  


資料圖片:日本新首相菅直人。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中評社北京6月13日訊/菅直人取代鳩山成為日相,其外交路綫最為國際社會關注。有趣的是,中國媒體和觀察家一方面謹慎地認為菅直人不會改變就删時代的中日關系大局,另一方面又對中日關系充滿相當深的期待。甚至,有些先入為主地認為,菅直人時代的中日關系會更加親密。這從中國媒體強調菅直人承認日本侵略戰爭、反對台獨、1978年就出訪中國、1984年就認識胡錦濤等來強調菅直人對華密切的淵源。還有就是,華裔女蓮舫,為菅直人引入新內閣擔任行政革新擔當大臣,菅直人兌現鳩山“世博承諾”12日首訪中國等都成為中國媒體的熱詞。

  可見,中國相當在意日本新政府對華關系。但必須指出,中國媒體和專家有些過度理想主義。就在中國媒體熱炒菅直人首訪中國時,中方6日晚些時候表示,中方尚未從日本官方得到這方面的消息。7日,日本媒體已經傳出消息,菅直人將不會出席12日上海世博的“日本日”活動。這意味著,菅直人不會將首訪國定位於中國。

  確切講,菅直人不是不想出訪中國。但是,由於他的前任下台一半是由於高調宣布“脫美入亞”一半是因為和美在普天間機場上對著幹,犯了日本戰後追隨美國的政治和外交大忌。菅直人甫上任,若首訪中國,必然被認為是比鳩山還反美親華,菅直人未來的日子就不好過了。更重要的是,日本歷屆首相,上任後首訪美國宣示美日同盟的牢不可破,已經成為外交慣例。經歷政壇風雲歷練的菅直人,深諳這種外交之道,加上前任不甚老練的外交教訓,他怎麼會選擇首訪中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