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民企進入國家石油戰略儲備的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10-06-14 09:04:31  


  中評社北京6月14日訊/國家能源局石油儲備中心公布6家民營企業獲准介入國家石油戰略儲備,令人對新近出台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鼓勵與支持民間投資的若幹意見》在貫徹落實方面更有良好預期。

  華夏時報發表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全國工商聯副秘書長王忠明文章表示,公共政策體系通常以國家基本政策、社會各領域的管理和發展政策、地方政策為結構。其中最具直接影響力、數量最多的則是社會各領域的管理和發展政策,包括政治政策、經濟政策、社會政策等。而“民間投資36條”就是典型的經濟政策,但由於關乎改革開放大業的深入推進、關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關乎國家長治久安與社會和諧,因此,也具有深刻的社會政治意義,儘管其政策作用空間有較強的針對性及特定的領域邊界。

  有媒體評述稱,舟山金潤石化有限公司等3家民營企業通過規範競標,成為國家石油戰略儲備指定機構,並承擔國家儲油任務,這是政府有關部門落實“民間投資36條”首個具有實質性的有效成果。國家石油儲備,無論是戰略儲備,還是商業儲存,長期以來對民營企業一直說“不”。一些民營企業要麼空懷壯志,在壟斷壁壘前施力無門;要麼空守能力,縱使有油庫、船塢等儲備設施,也不予發揮作用的機會,無法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今,“民間投資36條”對此類排斥民間投資的逆市場現象也終於再度明確說“不”。於是,我們看到頒布後不過半月,便有了這3家民營企業入圍國家石油戰略儲備企業之列。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