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簽署ECFA是大勢所趨

http://www.CRNTT.com   2010-06-16 08:19:07  


 
  客觀地說,框架協議確實包含“不平等條約”,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日前對台商透露,兩岸在協議下互相開放的“早期收獲清單”,比例是500對100,即大陸對台灣的產品和服務業領域開放500項,台灣只開放100項;雙方專家協商後對外公布的比例,則是大陸對台灣開放約500項,台灣對大陸開放200多項。無論如何,大陸在協議里大量向台灣讓利,的確是個不爭的事實。

  之所以存在這種現象,原因顯然是在經濟之外。大陸近10年的急速發展,已經完全抵消了台灣一路來在經濟上的優勢地位;加上台灣在政治、國際關係與軍事上的傳統劣勢,自然更增加其不安全感。兩岸要在先天缺乏勢均力敵條件的情況下,平等互信地合作,勢必要在後天上人為地彌補,以製造“平起平坐”的相互尊重的氛圍和實質。

  換句話說,大陸的讓利,政治上的考量超越了經濟上的計較;台灣的配合,也是在用經濟上的利益來輔助政治上的安全。由於強弱之勢太過顯著,加上大陸希望借結構性辦法,一勞永逸地用非軍事手段,處理好台海存在的不穩定隱患,對於台灣“親兄弟,明算賬”的態度,基本上還是寬容以待。

  從兩岸關係以外審視ECFA,也可以得出台海雙方的體制性合作是大勢所趨的結論。作為一個仍然充滿活力和創意的經濟體,台灣不應該也不可能長期被排除在區域經濟整合的大潮流之外。靈活敏銳的台商,早在兩岸政治融冰之前捷足先登,在大陸布局,拓展全球市場。從這個角度說,兩岸政治合作的小步前進,背後不乏台商這只有力的經濟推手。ECFA的簽署,在一定意義上正是對這股動力的追認,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民間力量的致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