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香港通過政改方案對澳門有重大啟迪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10-06-26 08:55:03  


 
  為此,全國人大常委會於二零零七年通過決定,要求香港特區按照“循序漸進”的方針,在二零一零年進行第一步的政制改革。但這個“決定”,仍受到民主派的反對。而這次香港特區政府提出的“一人兩票”方案,雖然與“決定”並未完全一致,但仍屬於“決定”的範疇之內,因而獲得中央政府的支持。而經過溝通後,民主黨除極個別人之外,也基本接納。至此,力量的對比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立法會要獲三分之二多數票通過,已無懸念,但激進民主派仍要在審議過程中採取“拉布”戰術,以求拖延時間,甚至公開提出暫停表決及擱置表決的動議,但卻是“青山擋不住,畢竟東流去”,這兩個方案仍是獲得了通過。至此,避免了重蹈二零零五年政改方案遭封殺的覆轍。 

  在這裡,有幾個要點是值得澳門方面注意的。其一是民主黨和香港特區政府、建制派今次都懂得政治妥協,各退一步。尤其是民主黨,大有與其否決方案而致使政制改革再耽誤幾年時間,不如先行通過“一人兩票”方案,畢竟是直接和間接增加了十個議席,增強了民主成分。儘管在選舉中民主黨並非這十席皆可拿下,但畢竟已是增加了直選或半直選的席位,也是進步。這種妥協態度,體現了“以和為貴、同舟共濟”的精神,開創了香港社會理性溝通、對話協商的和諧氛圍,出現了以溫和代替強硬、以理性代替偏激、以協商代替對抗,求大同、存大異的政治新態。這不僅符合現代社會“重理性、求務實”的價值觀,更是香港政治文明進步的表現。因此,這種務實政治態度,是值得澳門民主派認真學習的,凡事不要把話說得太滿、講話做事要有餘地,不能條件未成熟就一味硬幹,否則只能欲速不達。 

  實際上,政治妥協有利於理性和諧新氣象的出現;有利於社會化解戾氣,增添和氣;有利於各方以大局為重,凝聚共識,在基本法和全國人大決定的框架下,推動香港政制前行;更有利於推進香港政經和社會民生的發展,畢竟︹經濟民生”是港人的最大福祉。這次事件後,民主黨作為最大的民主力量,與北京所達成的歷史性妥協,已為香港的和諧帶來最大公約數,令香港建立一個更大的和諧平台。 

  在這裡,也給澳門特區建制派和特區政府一個啟迪,政制改革勢在必行,倘欠債越多,爆發力和破壞力就將會越大。既然二零零九年沒有按照過去幾屆的規律和進度進行改革,今後始終也必須要改。倘是今後每一屆都未進行改革,就積累較多的欠帳,到了臨界點就會發生井噴式的爆炸,反而是影響社會安定。因此,現在就有必要思考,參考香港特區政府的政改手法,研擬既不抵觸《澳門基本法》規定,又能循序漸進,逐步增加民主成分的政改方案,並及早進行諮詢。否則,到了二零一四年立法會選舉及二零一五年特首選舉前才作準備,就已遲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