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早收清單令民進黨喪失反ECFA正當性

http://www.CRNTT.com   2010-06-28 09:05:15  


 
  由此,搶在民進黨“六‧二六”遊行之前繼續透露“ECFA”早收清單的內容,就大收展示民進黨反“ECFA”訴求欠缺正當性之效。實際上,民進黨過去發動遊行最有力的三張“王牌”--勞工牌、農民牌、“主權牌”,當“ECFA”早收清單內容陸續公開,就都逐漸失效了。這就不但迫使民進黨將遊行的主旨,由開頭的“反ECFA”,改為“反一中市場,人民公投做主”,使到參加人數遠未能達到原先預計的十萬人。這其中,除了是有天下雨的因素之外,更因為遊行的主題要不是就欠缺正當性(反“ECFA”),要不就是沒有新鮮感(民進黨過去曾發動過“公投”及“反一中市場”的遊行)。如果不是有黨籍“五都”市長和市議員參選人要藉此次遊行來為自己的選情造勢,進行組織動員,相信就更沒有多少人會參加此次遊行。實際上,遊行隊伍中參選人的旗幟淹沒了遊行主題的橫幅,而且遊行人員只是叫喊“五都全贏”的口號,而“忽略”了顯示遊行意旨的口號。因此,這次遊行,與其說是反“ECFA”的遊行,不如說是民進黨籍“五都”選舉參選人的造勢遊行。 

  從民進黨此次組織“六‧二六遊行”效績不如理想的情況看,“ECFA”的簽署,將有利於國民黨年底“五都”選舉的選情,也將有利於馬英九二零一二年爭取連任“總統”的選情。當然更重要的是,由於大陸方面在工作協商的最後關頭,在“沒有進一步讓利的空間”、“讓到不能再讓”的情況之下,仍能增加一些早收清單項目,不但是有利於消減民進黨發動這次遊行的正當性,而且也有助於馬英九擺脫“雙英辯”後所面臨的一些困境。 

  實際上,馬英九在“雙英辯”中,為了能辯贏蔡英文,並加強自己申論的論據,說了不少過頭話,包括簽署了“ECFA”之後,有助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FTA”;也包括在海協會飽受大陸某些產業界“拒絕開放”的壓力之下,仍然大拍心口,聲稱大陸在早收清單中將包括石化業產品及鋼鐵產品等。但在“雙英辯”後,當台灣記者詢問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兩岸簽署了“ECFA”後,台灣是否可與外國簽署“FTA”時,馬朝旭回答說“中國大陸對自己的建交國與台灣開展民間經貿往來不持異議,但堅決反對與台灣發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這番話在台灣引發不同解讀,民進黨將之視為反駁馬英九說法,因而幸災樂禍,對馬英九大加鞭韃。另一方面,馬英九在“雙英辯”中作出承諾之後,卻傳出早收清單中並不包括石化、鋼鐵和工具機等項目。這當下被民進黨抓住了把柄,嘲諷馬英九政府“一廂情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