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亞洲大學排名榜看世界一流大學願景

http://www.CRNTT.com   2010-07-05 08:48:12  


 
  然而,澳門大學要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單是有橫琴新校區這個“硬體”,還是不足夠的。因為老實說,比橫琴校區還要優越的校園,比比皆是,內地的一些地方級的大學,校園環境條件更佳。關鍵的是在於“軟件”,除了是劉延東所指的“一流師資”、“一流人才”、“一流成果”之外,還應有“一流制度”、“一流學術科研環境”。這個“學術科研環境標準”,除了是制度層面上的之外,還應包括公平競爭的心理層面。而以澳門大學目前的師資及學術環境條件看,不要說是“一流大學”,恐怕連內地的一些地方級別的大學也比不上。

  實際上,“世界一流大學”的標準條件,除了許智宏所說的三個條件之外,牛津大學校長科林‧盧卡斯也曾指出,要建設一流大學需要四個條件:一是長期的資金投入。大學的圖書館、實驗室等很多地方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而且這樣的投入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長期不懈的。二是優秀的教師。只有先有了好的教師,才能保證教學品質。三是選擇大學。從眾多大學中選拔出好的學校有意識地建設,但條件一定要嚴格。四是好好教育學生。不只是學習成績優秀,還要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盧卡斯坦言,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是很難的,他也只能努力為此目標做出自己的貢獻。

  總之,根據世界一流大學特性分析,任何一所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均是由多種要素構成的復合系統,涉及師資、科研、研究生教育、專案評審等建設要素。具體而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要素主要包括:一、師資品質。多方位、多管道招聘世界一流人才顯得尤為重要。二、始終保持前沿性的教學內容的基礎和應用研究。三、重視基礎性研究,提出原創性和前沿性研究課題。四、努力向學生介紹最新研究進展。五、教師參與教學改革,保持一流的教學水準。六、師生互動是一流大學重要的建設要素。七、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八、高水準的科學研究。這些建設特性無不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所要考量的重要內容,對於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示和指導作用。

  因此,澳門大學既然有建設一流大學的美好願景,就更應腳踏實地,加強對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戰略預測,重點建設的若幹所大學應制訂更為科學、客觀的戰略目標和對策,而不是喊喊口號而已,更不能急功近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