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政改突破對一國兩制實踐具重大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10-07-06 11:37:35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宣佈政改方案通過
  中評社香港7月6日訊/“作為中央的一次重大決策,今次政改突破對‘一國兩制’實踐的重大意義有四個方面:一是體現中央對香港的決策更加高瞻遠矚,果敢創新,與時俱進;二是觸動了香港最深層次矛盾向積極方面轉化;三是向對抗國家憲制的激進反對派及其背後的西方政治勢力‘亮劍’,警告其一切挑釁和圖謀都不會得逞;四是打破‘與中共談判無異與虎謀皮’讕言,對未來台海兩岸談判有良性啟示作用。”《文匯報》今天登出全國政協委員百家戰略智庫主席劉夢熊的文章“政改突破對“一國兩制”實踐的重大意義”,文章內容如下:

  2012年政改呈現峰迴路轉和柳暗花明的過程,解讀其中奧妙成為政圈熱話,但鮮有人深入解讀其中重大意義。德裔猶太學者歐文.潘諾夫斯基(ErwinPanofsky,1892-1968)有一句名言說:“上帝啊,一切都在細節中。”2012年政改一些重要的關節點和細節,影響、改變和創造著香港實踐“一國兩制”的歷史。這些事件和關節點中的許多細節,曲折生動,看似微小,意義重大,對香港繼續探索“一國兩制”實踐,對推動香港最深層次矛盾積極轉化,對加強香港與中央互動互信的關係,對在波譎雲詭的政治博弈中孤立、打擊敵對勢力和爭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對改善香港的政治生態,都具有重大及深遠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6月14日

  2012年政改由兩個重大事件組成:“五區公投”與政改博弈。雖然“公投”大敗致理性溝通空間大增,但民主黨與普選聯開出的條件,卻令政改的對話溝通呈現波譎雲詭、變幻莫測的形勢。手握關鍵九票的民主黨與中央雖有誠意商討,但提出三大條件,包括要求真普選承諾,有長期和中央溝通政改的機制,以及2012年6個區議員功能組別立法會議席由“一人兩票”產生方案,三個條件缺一不可。中央滿足了民主黨的前兩個條件,唯獨對“一人兩票”方案有保留,最主要原因,是擔憂民主黨會不斷“提價”。這已有歷史經驗可鑒,反對派在2005年討論政改時,要求中央提出普選時間表、取消區議會委任議員選舉和被選舉權,其後中央及特區政府已在2007年人大決定及2012政改方案中一一回應他們的要求,但反對派並不滿足。中央擔心又出現類似層層加碼,開天殺價的問題。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6月14日,政務司司長唐英年以及林瑞麟和譚志源,與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及張文光會晤。民主黨將原來建議的6席區議會功能議席由300多萬市民選出,減為新增5席,原有1席保持區議員互選產生的模式。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向唐英年表明,願以民主黨9票支持政改方案換取“一人兩票”方案,並表示若說服不了黨員大會支持便會辭職。

  當民主黨表明願意以立法會九票換取“一人兩票”方案時,中央已重新審視有關方案,而社會各界人士亦發表了新的看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