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梧桐山下的現代“私塾村”

http://www.CRNTT.com   2010-07-14 12:29:14  


 
私塾能否實現家長的教育願望 

  記者:私塾在得到一些家長的追捧時,反對之聲也不絕於耳。現代私塾,存在合理性的同時,是否也存在先天不足?

  徐梓:的確,在我國古代文化典籍中,蘊藏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和為人處事的道德標準,但這些人生哲理和道德標準並不具有超越特定時代的永久價值。其中一些內容,早已和現今的時代圓鑿方枘,不相契合,傳授給那些分辨能力還很弱的兒童,尤其不合時宜。 

  另外,在歷史上,滿腹經綸而大節有虧的不乏其人;在現實生活中,一些新儒家的學人道德敗壞的也所在皆有;在經典占據有絕對尊崇地位的傳統社會,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的慨嘆更比比皆是。所以,簡單地背誦國學經典,並不能把傳統文化的根留住,也不能提高國民素質。 

  在學習內容上,現代私塾根據主辦者的志趣、喜好和能力,各不相同,差異很大。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現代私塾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沒有體現循序漸進這一行之有效的教學原則,讓兒童將佶屈聱牙、晦澀難懂、就連專家學者也難以理解的文獻生吞活剝。二是這種對古代經典的過分倚重,排斥全面的現代教育,可能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讓兒童遠離現代社會生活的實際,難以和下一個階段進一步的學習對接,不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 

  記者:無論是古代私塾,還是現代私塾,誦記都是一種主要的學習方法。你覺得這種方法是否合理呢?

  徐梓:在現代私塾里,背誦是最為普遍的教學方式。的確,記憶和背誦是被歷史證明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但是,單純地死記硬背而全然忽視理解,那就應驗了批評者所說的食古不化,只是用古代的經典來占據兒童的大腦,堵塞兒童的想象力,湮沒兒童的靈性。不為兒童接受的東西,哪怕有再高的價值,也不應該施之於兒童。即使生硬地向兒童灌輸了,也是不能持久的。更重要的是,記憶和背誦要有適合記誦的材料。像儒家經典之類的讀本,古人尚且認為“頗棘唇吻”,讀起來已很困難,是不適合背誦的,尤其不適合兒童背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