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上市為契機提升國有銀行核心競爭力

http://www.CRNTT.com   2010-07-16 09:09:03  


 
  作用,加強信息披露工作,提高透明度,發揮公眾和社會輿論對銀行經營的監督作用,樹立國有控股的公眾銀行的良好形象。

  資本約束是當前中國國有銀行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銀行上市和再融資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緩解這一問題,但須看到,銀行之所以會面臨愈發趨緊的資本金約束,其根本原因在於銀行過於依賴以信貸收入為主的盈利模式,在這種盈利模式下,銀行盈利的多寡取決於銀行的信貸投放量,多數銀行熱衷於積極投放信貸,但是信貸的巨額投放會迅速消耗資本金,而資本金補充的速度永遠滯後於信貸擴張的速度,因此,即使利差收入增長的前景很令人振奮,但受越來越嚴格的資本金監管約束,商業銀行“吃利差”為主的盈利模式已經難以為繼。

  為此,要進一步推進國有銀行的金融創新與綜合經營,提高銀行的競爭力和服務水平,全面推進銀行業的戰略轉型。創新是銀行業改革發展的持久性動力,要提高銀行業的創新能力,首先要更新發展理念,增強創新意識,注重優化金融結構,為客戶提供個性化金融產品。未來中國國有銀行要大力發展中間業務,穩步推進綜合經營,有條件的銀行可進行海外業務拓展,以形成更多地贏利增長點。

  銀行通過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可以擺脫資本金的約束。而且經濟向好後,隨著居民收入、消費的增加,居民的投融資需求有可能會有增長,中間業務將會是未來盈利的主要挖掘點,如投資銀行、債務融資工具承銷、銀行類理財、企業年金、銀行卡以及電子銀行等新興中間業務迅速發展,成為各大銀行重要的利潤增長點;加之為應對越來越普遍的金融脫媒現象,銀行需要努力改變傳統的經營模式,大力發展中間業務,進行金融創新。

  國有銀行還須避免同質化競爭,培養自身核心競爭力。雖然目前中國國有商業銀行在某些細分市場上已出現了差異化競爭的趨勢,而且差異化越來越明顯,但現階段中國銀行業差異化經營程度依然很低,同質性問題仍相當突出,經營戰略的趨同加劇了銀行業的競爭態勢,引發了一些非理性的競爭行為,也削弱了中國銀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因此,中國國有銀行應根據自身情況明確市場定位和業務定位,尋找適合自身的發展模式,培養自身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是銀行自身擁有的、符合市場需求的業務特色和發展優勢,是銀行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從而銀行需要不斷推動金融創新,真正提高銀行競爭力和金融體系抵禦風險的能力。

  文章最後表示,政府和有關管理部門要積極營造有利於銀行創新和業務轉型的良好外部環境,為此要加強規劃指導,做好風險分析和市場調研,高度重視金融創新過程中的風險控制,實施鼓勵創新的財政稅收政策和金融監管措施。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