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章魚保羅與巴菲特誰更准?

http://www.CRNTT.com   2010-07-22 11:58:14  


 
巴菲特向投資者解釋了他的七大信條:

  一、保持流動性充足。他寫道,“我們決不會對陌生人的好意產生依賴,我們對自己事務的安排,一定會讓我們極有可能面臨的任何現金要求在我們的流動性面前顯得微不足道;另外,這種流動性還將被我們所投的多家、多樣化的公司所產生的利潤流不斷刷新。”

  二、大家都拋時我買進。巴菲特寫道,“在過去兩年混亂中,我們把大量資金用起來;這段時間對於投資者來說是極佳時期,因為恐慌氣氛是他們的最好朋友……重大機遇難得一見,當天上掉金時,要拿一個大桶而不是頂針去接。”

  三、大家都買時我不買。巴菲特寫道,“那些只在評論家都很樂觀時才投資的人,最後都是用極高的代價去買一種沒有意義的安慰。從他這句話推導,顯然是要有耐心。如果人人都在買進時你做到了按兵不動,那麼只有在人人都拋售時你才能買進。”

  四、價值,價值,價值。巴菲特寫道,“投資中最重要的是你為了什麼而給一家公司投錢──通過在股市中購買它的一個小部分──以及這家公司在未來一二十年會掙多少。”

  五、別被高增長故事愚弄。巴菲特提醒投資者說,他和伯克希爾副董事長芒格不投那些“我們不能評估其未來的公司”,不管他們的產品可能多麼讓人興奮。多數在1910年賭押汽車業、1930年賭飛機或在1950年下注於電視機生產商的投資者,到頭來輸得一無所有,盡管這些產品確實改變了世界。“急劇增長”并不一定帶來高利潤率和高額資本回報。

  六、理解你所持有的東西。巴菲特寫道,“根據媒體或分析師評論進行買賣的投資者不適合於我們。”

  七、防守好於進攻。巴菲特寫道,“雖然我們在某些市場上揚的年頭裡落後於標普指數,但在標普指數下跌的11個年頭裡,我們的表現一直好過這一指數;換句話說,我們的防守一直好於進攻,這種情況可能會繼續下去。”

拒絕“機會”成就最佳交易

  金融危機已經過去一年多了,而回首這場自1929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巴菲特相信自己期間所做的最佳交易決定很可能是最終選擇不做某些交易。

  日前,在《華爾街日報》進行的一系列采訪中,巴菲特極為詳盡地解釋了他在金融危機期間的歷次交易談判。

  從貝爾斯登到雷曼兄弟、房地美、美聯銀行、AIG再到摩根士丹利,巴菲特拒絕了一個又一個機會。正是這些決定使得他在上個月積聚了所需能量,完成了個人歷史上最大一筆交易——斥資263億美元收購BNSF(全美以營收計最大的鐵路企業)。 

拒絕雷曼:財報令人不安

  2008年3月28日,巴菲特接到了雷曼兄弟首席執行長理查德·福爾德的電話。福爾德想知道巴菲特是否會給這家投行注資約40億美元,以止住其虧損。

  當晚,巴菲特仔細研讀了雷曼兄弟的年度財務報表。他在封頁上記下了有令人不安的信息的頁碼,等他讀完報表,封頁上已滿是頁碼了。於是巴菲特沒有“咬鈎”。六個月後,雷曼兄弟申請了破產保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