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地方融資平台風險防範之道

http://www.CRNTT.com   2010-08-10 08:14:45  


  中評社北京8月10日訊/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信貸投放迅猛增長,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也成為活躍、最引人注目的融資主體,而其信貸行為所包含的政府顯性或隱性擔保也使地方融資平台的風險成為備受爭議的焦點。地方融資平台如雨後春笋般出現,究竟是一種亂象還是一種創新?應如何防範其風險? 21世紀經濟報道日前就此專訪了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文章如下。

  問:據了解,一些城市的地方政府依托政府融資平台等方式過度舉債已接近極限,債務率已高達150%以上,個別縣市債務率已經超過400%。而且其中大多為長期債務,風險尚未完全顯現。您如何評價目前地方融資平台的風險狀況?未來是否會醞釀為更大的危機?

  郭田勇: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風險主要在地市級以下,銀監會統計全國總共有8000多家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共從銀行貸款7.6萬億左右。同時,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還發行平台債和銀行理財產品等,這部分的量也非常大。所以,總融資量要比7.6萬億大得多。最近幾個月,監管機構一直在對融資平台的風險進行排查,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是“解包還原”。地方政府的融資平台,一般成立一個公司,下面投幾個項目,以公司的名義把錢從銀行里面貸出來,然後在項目之間進行分配。這就造成財務狀況不透明,存在潛在風險,現在監管機構要弄清楚每個項目的具體情況,評估子項目的風險,這就是解包還原。現在根據監管部門的數據,地方融資平台貸款風險非常高的大概占總額的23%,風險度比較高,未來可能形成銀行的不良貸款。

  問:此次清理地方融資平台,旨在防範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那麼對於歷史貸款,應如何解決其可能出現的風險?對於已上馬項目,融資平台清理之後的後續資金來源應如何解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