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施明德耗費重金刊登廣告為的是甚麼?

http://www.CRNTT.com   2010-08-14 08:03:16  


 
  已經沉寂了一段不短時間的施明德,突然跑出來危言聳聽,究竟為的是甚麼?他要針對的是誰?而從他在記者會上所言,他之所以要耗費三百萬元在台灣四大報章刊登此廣告,就是希望不管馬英九看哪一份報紙,都能看到他的呼籲,故估計他刊登這個廣告的受眾,主要是國民黨執政當局尤其是馬英九。實際上,也只有馬英九,才有權決定是否為刪除第十六條而要求大陸與其重啟談判。

  也就是說,施明德刊登的這個廣告,並不是為民進黨說話。因為其一、他在“呼籲”中聲明,對“ECFA”,“我個人雖不全然滿意,但仍可以接受,就是基於對台灣整體處境所做的嚴謹評估後,做成的結論”。他的這個態度,與民進黨盲目反對“ECFA”的態度,並認為“ECFA”會損害台灣經濟的觀點,截然相反。其二、“ECFA”的“終止條款”,本來就是民進黨堅持一定要加入的,要把“終止條款”當作是煞車板,並將之與沒有“終止條款”的“CEPA”作區別,以避免台灣被“港澳化”。馬政府為了讓“ECFA”能順利簽署,因而向大陸方面提出加上“終止條款”的建議。因此,施明德如是要為民進黨說話,就不會與民進黨的主張背道而馳。

  但是,倘從“陰謀論”的思維邏輯看,施明德在客觀上又好像是在為民進黨說話。實際上,在洽簽“ECFA”的過程中,當大陸方面爽快地答應台灣方面的要求,承諾增添“終止條款”後,台灣的一些政評人士卻又認為,大陸是“借力使力”,以為“ECFA”增添“終止條款”的手法,作為箝制民進黨的工具,在萬一民進黨再上台並進行“台獨”分裂活動時,就可採取宣佈啟動“終止條款”的方式予以制裁,摧垮台灣的股市和匯市;甚至是為了不讓民進黨也能收獲“ECFA”的成果,民進黨一勝選就宣佈啟動“終止條款”,讓民進黨當局經濟崩盤。按照這樣的思維邏輯,施明德的呼籲,實質上是為未來民進黨再次上台後的經濟正常發展設置一道“保險槓”。

  這種想法,其實未嘗不是道理。這是因為,直到如今,施明德的意識形態都是偏綠的,他在思想感情上仍是傾向於他曾任黨主席的民進黨。他只是痛恨陳水扁一人,並沒有反對民進黨。他之所以發動“紅衫軍”運動,正是為了挽救民進黨和民進黨政權。當然,在兩岸關係政策方面,他比民進黨較為開明。因此,他的心路軌跡是:一方面,並不反對民進黨再次執政,並將會珍惜和維護這個可能會有的機會;另一方面,卻又希望民進黨能從“閉關鎖國”中走出來,倘能再次執政,必須與大陸發展經貿合作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