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經濟波動,“因”在多年過低利率

http://www.CRNTT.com   2010-08-25 08:53:30  


  中評社北京8月25日訊/近幾年以來,以GDP增速表征的中國宏觀經濟似乎整體較為穩定,但以股票價格為代表的,則大起大落。從宏觀經濟來說,2009年中國經濟在強烈刺激下迅速反彈,當前卻面臨增速下降、價格上漲、資產泡沫、轉型艱難等挑戰,計劃體制下的“一放就亂、一收就死”的痼疾魅影再現。

  第一財經日報發表泰康資產公司首席分析師張敬國文章分析,怎樣探究中國宏觀經濟波動的根源?除了經濟運行機制改革緩慢等非經濟因素外,實際上,利率水平過低是經濟金融不穩定的重要原因。

  實際利率水平歷史最低

  文章稱,2003年以來中國利率水平過低,從國內歷史看處於最低階段,從國際比較看屬於最低群體。目前,中國以銀行存貸款間接融資為主渠道,存貸款利率是金融體系的主導價格,可以代表利率總體水平情況。

  2003年以來的近八年,是中國利率水平最低階段。這期間只有2003年、2005年、2006年和2009年四年的1年期實際存款利率為正,其餘四年為負,最低年份里達到-2.4%。八年期間1年期實際存款利率平均為-0.15%。其中2003~2007年GDP增速連續超過10%的五年里,1年期實際存款利率平均為-0.7%。

  低利率在中國是個老問題。1980年以來的31年中,1年期名義存款利率年均為5.8%,而年均CPI漲幅為6%,實際存款利率為-0.2%。分年份來看,31年中有14年實際存款利率水平為負、17年為正。然而,在1997年以前中國實行儲蓄存款保值政策,當存款利率低於通脹率時,商業銀行要對儲戶貼補存款利率低於CPI漲幅的差額部分,即實際存款利率至少為0而不會是負數。1997~2003年存款利率高於通脹率,2003年再次出現負利率後,儲蓄存款保值政策沒有恢復實施。從這一點來看,最近八年中國利率水平為歷史最低,儲戶遭受了負利率損失。

  中國利率在國際比較屬於低水平。從可以獲得的數據比較來看,中國貸款利率明顯比美國低。1980年以來,中國1年期名義貸款基準利率年均為7.6%,實際貸款利率為1.6%。同期間美國1年期名義最優貸款利率年均為8.3%,實際貸款利率為4.8%(年均CPI漲幅為3.5%)。

  2003~2010年,中國1年期名義貸款基準利率年均為5.9%,下浮10%的優惠利率為5.3%,實際貸款利率為2.6%(年均CPI漲幅為2.7%)。在此期間,1年期實際最優貸款年均利率美國為2.9%、印度為5.7%、新加坡為3.5%、印尼為8.3%,日本為1.6%比中國低。國際比較中國利率屬於最低類水平,而中國GDP增速卻是最高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