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巴菲特:我為什麼捐掉99%的財富

http://www.CRNTT.com   2010-08-28 12:04:44  


 
  而到了今天,這種情況並沒有多大好轉。中國人對奢侈品的追求、炫耀已經陷入狂熱,社會不良風氣的沉屙也隨之泛起。中國社科院近日公布的《商業藍皮書》預言,未來5年,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將達到146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一。而社會中關於富二代的醜聞更是從未間歇,杭州飈車,南京飈車,房產證哥,游泳池女……一個個詞語,刺傷了多少人的心?現在,甚至於在電視節目上以“寧願坐在寶馬裡面哭也不嫁給窮人”出位的拜金女還大受歡迎。未富先奢、高調炫富,這些不但浪費大量自然資源與社會財富,更放大了貧富差距,激化了社會矛盾。

  先富一族的缺失讓社會異化。所以,每每見到國外富豪“一贈千金為慈善”難免不發出幾聲感嘆,“貨比貨”之下的巨大差距更加激怒了本來就因分配不公而憤憤不平的公衆,乃至讓個別“為富不仁”的暴發戶大有危如累卵的恐懼。也正是如此,每次災難之後,網友們總是習慣性的做一個富人捐款排行榜,排出“鐵公雞”。在2009年消息爆出“中國內地千萬富翁約30萬,資產總額8.8萬億”之後,時人譏諷之為“32萬人,多為負心漢。”相對於部分片面關注事業發展與財富積累而缺乏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公衆美譽度的中國富豪,以及那些內心本身就存有陰影的人,國外富豪無疑存在太多太多值得借鑒和學習的地方:他們憑借什麼內外兼修?他們又是如何做到名利雙收?

  對此,今年5月28日的美國《僑報》發文說:中國富人需要補習財富倫理——認同並逐漸適應富人群體的生活與消費習慣,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然,但這種包容文明在社會中的成功塑立,必然離不開一個重要前提,即富人必須謹遵國法和社會公德,因為他們的一舉一動,無疑對社會有著更為廣泛的示範意義。“人們並不想強迫富豪們必須做慈善家,必須大掏腰包捐獻社會。但是,一個社會即是一個互為依存的整體鏈條,不論哪一個環節斷條,整個鏈條都無法運轉。”實現小康社會的路上,“先富一族”不能缺失,這不光是為後富一族,也是為了自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