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公眾讀不懂的房價數據

http://www.CRNTT.com   2010-08-31 10:32:37  


 
  各地統計口徑不統一,商品房保障房不區分

  統計口徑一直是統計部門未曾公開卻應公開的信息。統計局定期公布的“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均值,其實來源於各地並不統一的統計口徑獲得的數據,即有的城市上報的“住宅成交價格”包括了經濟適用房、二手房等,有的則不包括。在本來就不太科學的均價統計體系下,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依然不分開統計,導致最終的統計數據完全對市場的解釋力非常弱。

  二手房“陰陽合同”成公開秘密,為避稅人為拉低均價

  對於“不靠譜”的采樣數據,在二手房數據上表現尤為突出。最近備受質疑的上海房價數據,也由二手房而起,當地統計部門幹脆決定暫停繼續發布本年度數據。一名長期從事二手房的中介機構代表瞿先生在接受採訪時坦言,“統計局要想拿到最真實、完全沒做過手腳的房價樣本數據基本很難”。

  大量存在於二手房市場的“陰陽合同”,是造成官方數字大大低於“市場”數字(由各地中介機構提供)的主因之一。二手房買賣雙方為了避稅需要,會人為地報低成交價格,按照“地區指導價”上報。據《南方周末》3月份調查報道,很多中介公司都有自家成交的二手房數據庫,都是一手真實數據,但“成交量用建設部門的,但成交價格就更多地參考自己公司的數據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