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千萬農民轉戶重慶 安得廣廈千萬間

http://www.CRNTT.com   2010-09-02 10:44:35  


 
  ※窮農民咋辦

  首先,他們能不能轉戶?

  我們知道,這個轉戶計劃,從第一批看,其實是有條件的。那接下來的第二批、第三批……,是想轉就轉呢,還是也要設門檻?如果要設門檻的話,會不會也是這種嫌貧愛富的門檻,或者說,是不是有利可圖的才給轉?

  其次,轉戶之後,他們住哪?

  按照重慶市政府的說法,三年內要建3000萬平米的公租房,這個數量雖然還容不下千萬農民工,但也很可觀了,似乎窮農民轉戶後,可以住在這裡。但是我們找到一個數據:至2009年底,重慶全市已累計實施廉租住房保障14.3萬戶,惠及低收入群眾40餘萬。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這麼多年下來重慶總共建成的公租房只解決了40餘萬人的居住,而未來三年內卻要建3000萬平米,那可真是一個大躍進啊!

  我們又找到一個數據:今年重慶將建成220萬平米廉租房。這是將建成還沒建成的,我們姑且就相信它可以建成吧。那麼今年220萬平米,後年和大後年每年得分擔1390萬平米,從220到1390,這也真是大躍進了!

  最後,如果仍舊居無定所,這個城市戶口意義何在

  如果這個大躍進不能完成,那麼窮農民住哪呢?2007年6月,對本國貧民窟問題深有所感的一位印度記者問中國重慶市黃奇帆副市長:重慶會不會出現貧民窟?副市長答:我們“永遠不會有貧民窟”。其最重要的理由就是:中國的農民習慣做“兩栖人”,喜歡單身進城打工而把家庭留在農村,不像你們印度農民喜歡全家進城而且還要住在一起!

  所謂兩栖人,就是年輕時在城市住工棚,35歲左右回農村老家。如果窮農民沒有公租房可以安家,那麼他還是只能做兩栖人,因為他的土地並不值錢,補償款不夠他在城市安家。那麼第一,兩栖人還敢轉戶嗎?轉了戶他35歲後回哪裡去?他家裡留守的人又住哪裡?第二,一個住在工棚不能安家的人,城裡人的教育等福利又如何享受?所以,一旦公租房的大躍進不能完成,恐怕這個轉戶就和窮農民無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