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儲昭根:制裁伊朗的中國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10-09-03 11:24:33  


資料圖片:一枚伊朗“諾爾”地對艦導彈被發射升空。 新華社/路透
  中評社北京9月3日訊/日前,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宣布就制裁伊朗的決議草案達成一致。美國以六國名義在聯合國安理會全體會議上散發了該決議草案,要求在現有對伊制裁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制裁力度,制裁內容包括擴大軍售禁運範圍、限制伊朗投資海外敏感項目、監視伊朗金融機構活動等。

  如此制裁力度,在能源、經貿和金融等領域與伊朗有重大利益的中國的態度就非常重要。2009年,中國已經取代歐盟成為伊朗的最大貿易夥伴,伊朗成為中國公司境外最大的建築和項目市場。伊朗是國際石油組織第二大產油國、世界第四大出口國,是中國所購石油的第三大來源國,中國11%的進口石油來自伊朗,高達2314萬多噸。

  也正因此,自今年2月8日伊朗宣布將把現有庫存中的一些鈾濃縮至20%,西方對伊朗更強硬制裁呼聲空前高漲時,中國政府一直不願支持對伊朗實施新的制裁。但為何中國在最後關頭,置自己重大的商業和戰略利益於不顧,決定支持對伊朗制裁呢?這里涉及中國國家的核心利益以及中國的大國責任、中美關係等問題。

  能源:要伊朗還是要世界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緊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據統計,2000至2009年中國原油消費量由 2.41億噸上升到3.88億噸,年均增長 6.78%,原油淨進口量由5969萬噸上升至1.99億噸,進口依存度也由24.8%飆升到51.29%,原油進口依存度首次超過警戒線50%。據預計,2015年中國石油的進口依存度預計將達到65%,2020年可能達到70%以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