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本各大媒體如何報道釣魚島糾紛

http://www.CRNTT.com   2010-09-15 11:23:31  


 
  9月9日,日本的全國性各大報不約而同地發表社論。第二天9月10日,其他地方性報刊,如《北海道新聞》,《神戶新聞》等約50餘家也都發表社論,社評或專欄文章。一時間各類報導,評論鋪天蓋地,在闡述自己的觀點的同時,引導國民應該如何來看待此事。

  《朝日新聞》的社論標題是“尖閣—成為沒有爭執之海的智慧”。《每日新聞》的社論標題是“逮捕中國船長,必須進行嚴肅嚴格的搜查”。《讀賣新聞》的社論題目是“尖閣衝突事件,中國船長逮捕理所當然”。《日本經濟新聞》的社論題目是“尖閣問題表明安全保障現實極為嚴峻”。《產經新聞》的社論是在<主張>欄目裡發表的,標題為“中國船侵犯領海,是必須立即逮捕的案件”。

  首先是事件的經過,各大報紙都是根據海上保安廳和外務省公布的資料撰寫的,基本上相同。只是《產經新聞》對事件發生十幾個小時之後才宣布對中國船長實行逮捕,表示憤慨,疾呼“太晚了”,主張應該如它們社論標題那樣“立即逮捕”。並指出,“如此前怕狼後怕虎的舉動,反應了民主黨政權在外交上軟弱,害怕事情發展成外交事件。”

  其次,關於釣魚島的主權所屬,除了《朝日新聞》是用了比較客觀的表述——“尖閣諸島是日本圈為自己的領土,並實權統治,而中國也主張擁有主權的敏感區域。”其他的四家報紙一概將釣魚島稱為“尖閣諸島”,一口一個“日本固有的領土”。所以,日本媒體都按政府的口徑,將中國漁船的作業說成是“違法的,是對我國(日本)領海的侵犯”,逮捕是“理所當然的”。“

  關於解決方法,《朝日新聞》在社論中提到1978年鄧小平的建議,“這個問題可以把它放一下,也許下一代比我們更聰明些,會找到實際解決的方法。”嘆息道:“一代人已經過去了,我們還沒找到解決的方法。”建議“應該通過對話來解決。”《每日新聞》也主張在兩國政府之間“建立海上危機管理機制,加快協商步伐,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讀賣新聞》建議日方“海上保安廳要與海上自衛隊互相聯手,海上自衛隊也要努力收集情報,互換情報,密切合作,”來保衛日本領海。《日本經濟新聞》則通過此事呼籲國民關心本國的安全保障問題,指出,“中國軍事增強,(北)朝鮮核問題等,日本已經無法單獨對應了,必須在強化危機管理,確保安全的同時,立即重建在鳩山執政時遭到破壞的日美安保體系。”《產經新聞》除了呼籲“海上自衛隊要與海上保安廳緊密配合,強化海洋權益。”同時還強調要追究中國“侵犯日本領海的背景,因為,不僅僅是違法作業,也許他們是偽裝成漁船的間諜船從事收集情報和間諜活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