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兩岸共創獨特的世博文化 拉近心靈距離

http://www.CRNTT.com   2010-09-26 00:30:22  


共同參與世博,兩岸文化產業合作奏響了進軍鼓。
  中評社香港9月26日電/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周天柱在《中國評論》月刊九月號發表專文《世博文化與兩岸文化產業合作》。作者認為:“面對全球金融危機,海峽兩岸首次共同參博是上海世博的一大特色。上海世博的成功舉辦,催生了為兩岸都能接受的獨特的世博文化。以中國元素為文化核心的世博文化,使經濟與文化對接,並相輔相成,具有公認的包容性、開放性與多元性,所衍生的文化產業,加強了文化與經濟的雙重結合,產生了很好的展會效應與社會效應。在後世博時期,乃至世博後時期,世博文化對兩岸文化產業的交流與合作必將產生引人關注的持續的影響與作用。”文章內容如下:

  大陸文化產業的現狀

  進入新世紀,文化與經濟的有效、緊密結合,推動了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而現今文化產業已被公認為是二十一世紀經濟全球化時代的“朝陽產業”、“黃金產業”。要研究世博文化對兩岸文化產業交流與合作的影響,首先必須瞭解大陸文化產業的現狀。去年9月,大陸審議通過了第一部文化產業專項規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標誌著大陸推動文化產業發展進一步提速。大陸文化產業起步較晚,效益較差,在經濟社會的戰略地位一直不清晰。這個規劃的發表,表明大陸高層開始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該產業日後有望從自發發展走向自覺發展。

  與此同時,我們必須看到,促使大陸振興文化產業新政出台的深刻背景是,大陸對外來文化借助優勢資本切分市場,切割一代人思想的擔憂。外來文化的侵蝕造成公民對文化的不認同,既不認同傳統文化,又不認同新中國文化,以致文化意識斷裂、價值觀念混亂,這是一個崛起大國所不願意看到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