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施壓人民幣暗藏三大長期圖謀

http://www.CRNTT.com   2010-09-26 08:07:55  


  中評社北京9月26日訊/1985年9月22日,美日德法英五國財長和央行行長聚集在紐約廣場飯店簽署了著名的《廣場協議》,美元對日元發動的貨幣戰爭最終以日元的大幅飆升、美國獲勝結束。25年後,另一場貨幣戰爭又即將爆發,只是貨幣的主角換成了人民幣。

  9月23日,正在美國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的中國總理溫家寶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了雙邊會談。距此會談前一周,美國總統奧巴馬、財長蓋特納以及美國國會連續向人民幣匯率發起攻擊。從國會兩天三場聽證會討論對人民幣匯率採取反補貼懲罰立法,到蓋特納表示美國對人民幣問題的耐心正在耗盡,再到奧巴馬的美國將有可能先於世界貿易組織對中國實施更多制裁的表態,關於人民幣匯率的戰爭正在由“口水戰”向“實彈戰”升級。

  華夏時報發表記者王曉薇述評文章分析,在美國政府對人民幣如此咄咄逼人的背後究竟是什麼?

  平衡貿易只是幌子

  貿易再平衡,是美國政府多次向人民幣匯率發起挑戰時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所謂貿易再平衡是美國政府希望通過擴大出口,重振美國製造業輝煌,降低美國創歷史記錄的失業率,從而將美國經濟拉出衰退的一張“處方”。人民幣匯率則一直以來被當成了這張“處方”的“藥引”。

  “作為擺脫衰退的臨時措施,通過施壓人民幣擴大美國出口,的確能為美國經濟的復甦提供一定動力。但是,在全球產業分工已經確立之後,生產價格和成本遠遠高於其他國家的美國會再次將製造業回移作為自己的下一個新經濟增長點似乎很難說通。”中國宏觀經濟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建表示:“貿易很可能只是美國人施壓人民幣的幌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