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蘇蔡非傳統戰法均是為了取悅中間選民

http://www.CRNTT.com   2010-10-06 09:29:34  


 
  “取悅中間選民”,這正是蘇貞昌為何會在台北市長選舉中,打“非傳統選戰”的主要動機。撇開二零零零年“總統”選舉,只獲百分之三十九點三得票率的陳水扁,是依靠宋楚瑜、連戰分裂才獲“漁翁之利”不計,從二零零四年和二零零八年“總統”選舉的情況看,中間選民的選票十分重要,其中二零零四年陳水扁之所以能夠突破民進黨傳統的四成基本盤,就是在李登輝的協助下,抓住了“台灣主體說”並將之偷渡為“台獨主體說”,取悅了大量的中間選民,“兩顆子彈”固也是致勝原因之一,但並非主要原因。而二零零八年的“總統”選舉,謝長廷雖然輸選了,但仍能維護住民進黨的四成基本盤。馬英九之所以能獲勝,主要是靠打出“兩岸牌”和藉著“扁案”吸收到大量中間選民。同樣,較早前的“立委”選舉中的“區域里及原住民立委”選舉部分,其實民進黨的得票率並不差,也達百分之三十八點二,只不過是因為實行“一對一”的“單一選區兩票制”,才讓得票率才高出十五個百分點(百分之五十三點五)的國民黨佔了一個大便宜。如果是實行以往因是複數名額故僅獲得百分之五選票就可當選一席“立委”的舊制的話,民進黨是不會只獲四分之一議席的。

  因此,蘇貞昌在參加台北市長選舉的過程中,不但是給台北市的選民,而且更是要給全台灣的選民留下一個可以為中間選民所接受的印象,於是打的是不同於民進黨傳統戰法的“非傳統選戰”。如果在民進黨的“總統”初選中,這種方式也能得到黨內的支持,他的“出線”機會就將能超過蔡英文、謝長廷,而且在正式開打時,與馬英九也可有一搏。

  因此,當民進黨全黨都在起勁地反“ECFA”時,唯有蘇貞昌不參加這個“大合唱”。當郝龍斌為松山機場與上海虹橋等大陸機場直接對飛大唱讚歌時,曾在“行政院長”任內,主張遷移松山機場的蘇貞昌,竟然不再堅持自己當年的立場。因為他深知,這兩個議題,都已得到大多數台灣民眾的支持,他如反對,就達不到取悅中間選民的目的。

  在取悅中間選民方面,蔡英文可說是“後知後覺”。最近藉著接受《蘋果日報》專訪之機,大談如民進黨能再次執政,必會延續 “前朝”的兩岸政策,也不會“橫柴入灶”地反“ECFA”。看來。蔡英文是驚覺了自己曾追打“ECFA”的做法已經導致流失中間選民,於是來了個“華麗轉彎”。但因這個彎轉得也太急了,因而予人不夠真實的感覺。為此,就有人重提其曾協助李登輝研擬“兩國論”的往績,也有人揭發她居然反駁陳水扁有意承認“九二共識”及阻擋“恢復國統會”的劣跡,因而效果適得其反,被人認為是“兩面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