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錢穆,文化的流亡者

http://www.CRNTT.com   2010-10-14 13:24:29  


錢穆先生
  中評社北京10月14日訊/今年8月30日,是錢穆先生辭世20周年紀念日。錢先生去世之時,我正在以先生的歷史文化思想為主題撰寫碩士論文。翻開一本舊書,先生的《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內中還夾著當時刊載先生逝世消息的剪報。 

  而今,當我梳理中國治理秩序之歷史演變時,最重要的參考書就是先生的《國史大綱》。這本巨著,雖然文字不那麼平易,但過去十年來在大陸的印刷量已經證明,它是最權威的中國通史著作。我敢斷定,未來也不可能有哪本通史著作超越它。因為,再也不大可能有學者像先生那樣,對中國文化溫情脈脈,充滿感性認知、體悟,而又遭受深刻的挫折。 

  先生著《國史大綱》,劈頭就對讀者提出一個看似強制的情感性要求:凡讀本書請先具下列諸信念:一、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二、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三、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亦至少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已往歷史最高之頂點,而將我們自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於古人。 

  這樣的要求,在“現代的”、科學的歷史學家看來,簡直匪夷所思,據說歷史就得追求客觀性。但是,錢穆先生看似偏激的主張,其實針對的正是甚囂塵上的文化極端主義,即“虛無主義”,淺薄的歷史進化觀和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譴。 

  這種思潮興起於清末,盛行於民國初年,其基本結論很簡單:中國歷史一片漆黑,中國文化落後過時,需要全盤西化,中國國民性需要徹底改造。伴隨著新式教育的興起,伴隨著“青年”成為文化、進而成為政治的主宰,這種極端觀念開始支配中國社會。中國歷史也開始走向極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