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政治體制改革有待突破

http://www.CRNTT.com   2010-10-14 10:30:00  


 
  ②“特殊國情”論:本末倒置的擋箭牌

  “特殊國情”論並不新鮮,無非是說民眾文化程度不高,參政議政能力太低,容易“不明真相”,需要被“代表”。100多年前,清末的立憲派就對此種論點就作了充分批判,不值一提。

  最近某位官員的肺腑之言,倒為“特殊國情”論提供了新的注腳:“我國依然是人治的國家、依然是官本位的政府……有什麼樣的人民,就有什麼樣的政府。”

  其中的邏輯明顯本末倒置,官員抱怨民眾不使用他們提供的“法律武器”,偏愛上訪,可是任何有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正是因為政府主導的“法律武器”不管用,才不得不求助於政府本身——也就是上訪。

  因此,事實真相是,“有什麼樣的政府,就有什麼樣的人民”,這位官員揭露的“人治”、“官本位”真相,不僅不是政治改革的障礙,反而正是政治改革需要解決的問題。

  再說了,選舉、參政究竟要求多高的“素質”呢?根據各人利益和喜好進行政治選擇就可以了嘛。在實踐中,反而是農民的政治熱情比大學生高。

  ③既得利益階層的阻撓

  既得利益集團的出現是公共權力本身的特性造成的,與我國過去實行高度集權的管理體制有關。

  政治體制不合理、利益分配不科學、權力不受約束、自由裁量權過大、政府過多介入微觀經濟、政府權力和利益掛鈎等,都會催生既得利益,導致公權私分,權力部門化,經過一段時期後形成既得利益集團。

  所謂政治體制改革,題中之義必然要求還政於民、限制公共權力,虎口奪食,當然是很難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