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ECFA與亞太經濟合作接軌的途徑

http://www.CRNTT.com   2010-10-15 00:51:42  


 
  台星啟動FTA研究之重要意義

  基本上,台星啟動FTA研究顯示“ECFA協議有利於兩岸共同應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機遇與挑戰。”特別是在台灣政黨輪替之後,“胡六點”已經宣示“探討兩岸經濟共同發展與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相銜接的可行途徑”,而台灣洽簽FTA本來就是“銜接途徑”之一。

  同時,彰顯“合情合理對待,務實妥善處理”已經成為現階段大陸方面處理台外簽FTA之議題的主基調。特別是由於台灣以“台澎金馬關稅領域”(The 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yof Taiwan, Penghu, Kinmen and Matsu;簡稱TPKM)正式加入WTO,成為WTO會員,擁有與其他WTO成員洽簽FTA的自主權(autonomy)。

  這也正是中國國台辦主任王毅在6月29日提出“合情合理對待,務實妥善處理”12字方針之原因。王毅強調:“大陸的建交國都奉行‘一個中國’政策,這是國際客觀現實,但對台灣出於經濟發展需要,與其他國家建立經濟關係是可以理解的”。

  此外,由於大陸對於台灣參與國際活動,已經有“個案處理的先例”。例如,2009年大陸同意台灣以“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名義的觀察員身分,參加在日內瓦舉行的第62屆世衛大會(WHA),被視為“超越世衛與中共在2005年簽署矮化台灣的備忘錄(MOU)的框架”,以及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出席新加坡APEC峰會等,都顯示WHA和APEC模式,是大陸對於台星啟動FTA研究的“務實妥善處理”模式。

  更重要的是,由於台灣對ECFA的疑慮與爭議主要在於ECFA是否使台灣增加對大陸市場的依賴,使全球化經貿關係失衡,因而在洽簽ECFA的同時與其他國家洽簽FTA成為爭取民意支持的重要策略。因此,台灣能否逐步取得國際或區域經濟整合的參與機會,將成為決定台灣民眾對ECFA與兩岸經貿開放支持程度的關鍵因素。

  對此,大陸在台灣五都選舉之前,讓台灣以“台澎金馬單獨關稅區”名義與新加坡洽簽FTA,便成穩定台灣政治版圖與兩岸關係,以邁向“建構兩岸和平發展框架”目標的重要策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