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馬光遠:中國已經進入通脹時代

http://www.CRNTT.com   2010-10-15 11:04:15  


馬光遠:“貨幣政策從未這麼難過”
  中評社北京10月15日訊/面對國際資金的不斷湧入引發的輸入性通脹和資產價格泡沫,面對負利率之下資金到處尋找投資窗口,面對高房價這個中國經濟的心頭大患,很顯然,央行再次選擇了綏靖政策…這基本意味著,中國民眾還需要忍受全球匯率戰爭僵持戰中通脹和高房價的痛苦,而痛苦的時間,可能不會短於兩年。東方網今日登載經濟學博士馬光遠的評論文章“貨幣政策從未這麼難過”,其內容如下: 

  據新華社報道,央行10月11日將6家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上調了50個基點。央行的這個舉動,有點完全出乎市場的預料,在此之前,大家討論更多的,是通過加息改變目前的負利率。央行選擇在這個風口浪尖,做出這麼一個舉措,實屬無奈。

  儘管各方都在遮遮掩掩,中國目前已經進入通脹時代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就貨幣政策的基本目的而言,管理通脹預期是其首當其衝之責,在8月份CPI再次衝高至3.5%之後,最樂觀的預計,起碼在兩年時間內,中國的物價指數再次回到3.0%之內基本無望。這意味著,收縮流動性,控制通脹向惡性發展,已經提升到央行首要的任務。可是,對於央行而言,即使對如此緊迫的任務,打開自己的政策工具箱,卻尷尬地發現,滿目琳琅的武器庫裡,卻沒有可以直接動用的武器,央行貨幣政策的選擇從來沒有這麼難過:即使流動性過剩,但不敢明確收緊;明知是負利率,但卻諱言加息;明知房價泡沫巨大,卻不敢發威鎮壓。

  央行何以如此?乃內憂外患叠加因素所致。就國內的情況來看,三季度,宏觀經濟的大多數指標止跌回穩,但一方面,通脹壓力明顯加劇,8月份物價指數率已經升至3.5%,按照周小川公開的說法,若想將其保持在3%以下,至少需要兩年時間,另一方面,以房地產為代表的資產價格泡沫,依舊成了懸在中國經濟之上的堰塞湖,隨時可能毀宏觀經濟於一旦。三季度宏觀數據的好轉,事實上為央行治理通脹和房地產泡沫提供了絕佳的契機,但央行並沒有抓住這個時機,收緊貨幣,果斷進行加息,改變負利率和流動性泛濫的情況,而是在擔心熱錢湧入的爭議中一再猶豫,失去了貨幣政策從適度寬鬆到適度從緊轉型的大好機會。

  緊接著,外患接踵而至:歐美經濟復甦之路漫漫,從短期看,歐美經濟通縮的壓力遠遠大於通脹,為防止歐美經濟陷入通縮這個可怕的魔鬼的瓶子,歐美鐵心要將零利率之類的寬鬆政策進行到底。而且,在失業率大增和GDP增長放緩的情況下,美國將復甦乏力的責任推到中國頭上,認為是中國通過操縱匯率,壓低人民幣估值從而獲得了不公平的貿易優勢,奧巴馬政府強烈要求人民幣進行升值,美國國會甚至通過了對低估幣值的國家徵收懲罰性關稅的議案。這樣,在美國的帶動下,人民幣匯率問題一舉成為全球最具焦點的財經話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