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台灣北二都 美麗與哀愁

http://www.CRNTT.com   2010-10-21 00:52:10  


五都選舉影響重大,馬英九強勢出擊。
 
  第二波的移民是1949年跟隨蔣介石政權移轉而來,這批以軍公教為主的大陸移民,說的都是普通話,早期在蔣氏政權的保護之下,他們生活在眷村中,隔著竹籬笆看台北,也受到蔣氏政權相當優惠的福利政策“供養”,所以他們是一種典型的“政治移民”,也是最支持國民黨政權的選民。

  第三波的移民既然是隨著台北市的發展而來,所以是典型的“經濟移民”,他們許多人是中南部學生因在台北唸書,畢業以後留在這裡發展,所以他們有經濟的頭腦和策略,這也是台北市會向東區發展的主因。在1990年代以前,台灣的大學錄取率大概不會超過18%,而且法商類科系的大學,也多集中在台北市,所以台北市表面上是一個政治都市,但他的商業卻是台灣最發達的都市,所以法商類科系畢業的學生留在台北市發展,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就因台北市東區是以商業的發展為主,台灣就讀大學商業類科系者又以女性學生居多,女性的政治性格又比較保守,所以東區民眾的政治取向還是比較偏向藍營。

  從這裡可以看出,台北市的地緣政治板塊會形成“藍大綠小”,從都市中心的大安、中正區的極藍,再到東區的偏藍,兩者相加,當然藍營的政治板塊是要超過西區艋舺一帶傾綠的板塊,以這樣不均衡的政治板塊來看,藍營政治人物在台北市吃香喝辣,當然也就不奇怪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