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葉檀:如何才能建立房產稅的公信力

http://www.CRNTT.com   2010-10-25 10:35:26  


房產稅不應是對窮人的掠奪,而是對土地財政的擠壓;不應是損大衆以奉權貴,而應是損權貴以奉大衆
  中評社北京10月25日訊/房產稅是中國房地產市場血淋淋的傷口,撕開了房地產市場中得利與未得利者的利益傷疤。為了避免房產稅成為中國社會的命門,在徵收房產稅之前,制訂公平的、合乎法律的稅收規則至關重要。南方網今日登出財經評論員葉檀的評論文章“如何才能建立房產稅的公信力”,其內容如下:
  
  10月23日,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在第一屆西部金融論壇上表示,推出“物業稅”按月計算,目前離推出最終時間不會超過一年。一石激起千層浪,賈康的個人言論貼上財政部官員的標簽,四處流傳。

  考慮到賈康以個人身份出席活動,以及對房產稅一直持積極推進的態度,筆者寧可認為賈康的言論代表其個人,而非組織行為。要知道,即便是財政部內部還有人明確反對徵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此前接受採訪表示,房產稅穩定基層政府財源在國內未必可行,因為國內基層政府的職能遠遠大於西方國家的基層政府,靠房產稅成為地方主體稅種是不現實的。保有環節徵稅會在房價上漲時火上澆油,在房價下跌時落井下石。賈康與劉尚希態度的不同,說明同一部門的學者對房產稅態度截然不同。現在還沒有統一的財政部言論,只有基於不同立場的、不同利益的學者言論。

  只有公平的規則與嚴格的執行,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分歧。房產稅不應是對窮人的掠奪,而是對土地財政的擠壓;不應是損大眾以奉權貴,而應是損權貴以奉大眾。

  建立房產稅的公信力很容易,只要做到以下兩點相信就可以起到立信作用。一是公開各地公務員與國企等部門的福利性分房,將此類住房率先納入徵稅範圍;二是建立地方公共財政體系,將納入地方稅的房產稅數額、用途公之於眾,以便公眾監督用途。目前公眾對於房產稅甚至對於所有稅費的反感,主要並不在於占政府便宜,而是懷疑政府將稅費用到了莫須有的去處,只有解開了這個疑惑,才能建立房產稅的法律與民意根基。

  目前披露的房產稅細則,在稅收公平方面仍然存在漏洞。

  存量房是否徵收?賈康稱,儘管最後方案尚未確定,但現有的信息表明,房地產稅的開征不會涉及第一套房,很有可能遵循“存量不動,增量開始”的標準,因此肯定與社會中廣大中下階層無關。

  就是筆者這樣堅定支持徵收房產稅的人,也認為存量房不徵稅極為可笑。如果對擁有三四套住房者與擁有一套自住房的人一視同仁,採取一刀切式的存量不征,顯然是對既得利益階層的妥協,房產稅就會成為體現中國稅收不公平的鐵證。表面上,存量房不徵收可以減少房產稅出台的阻力,實際上卻偏離了房產稅的初衷。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