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人在非洲受歡迎嗎?

http://www.CRNTT.com   2010-10-29 09:59:50  


 
動非洲資源要冒很大風險

  國內總有人說,中國在非洲投資的戰略意義在於獲得非洲的資源。這是一廂情願的思維,你想獲得非洲的資源,還要看人家願不願意給你。

  非洲國家對資源的保護意識比我們強得多,對外國采礦企業實行高稅率,並附加多種保護當地居民就業和環境的條件,為外國企業掠奪他們的資源設置很高的門檻。

  在一些國家,雖然政府與中資企業簽訂了礦產開發合同,但民間組織卻極力阻撓,不希望外國公司染指他們的資源。他們認為,即使本國目前沒能力開發這些資源,但資源放在那裡就是子孫後代的財富。世界各國的競爭,歸根到底是資源的競爭,誰最後擁有資源,誰就是最後的勝者。他們甚至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提出了看法,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是以毫無節制地犧牲資源作代價,用很多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換回一堆美元,可美元一貶值,這些外匯儲備就變成了一堆廢紙。

  2007年4月24日凌晨,在埃塞俄比亞索馬里州州府吉吉加市附近進行勘探作業的中國中原油田工地遭到200多名武裝人員襲擊,儘管有100多名軍人的保護,中國員工仍有9名身亡,1名受傷,7名被綁架。

  這次襲擊的根源還是利益衝突,石油儲藏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潛在的財富,如果中國公司勘探、開採石油,肯定要從中拿走相當一部分利益,這就觸及了索馬里州的利益,於是,武裝分子進行襲擊,以此恐嚇外國公司撤走。

  在剛果(金),2008年11月中旬,圖西族反政府武裝發出公開威脅,阻止中國政府和金沙薩當局聯手開發基伍省資源。

  在蘇丹,2008年10月18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9名員工遭綁架,5人遇害,4人獲救。

  在尼日利亞,2007年1月25日,一中資石油公司在尼日利亞南部的營地遭武裝人員襲擊,9名中方員工被綁架。這些年來,有的中國企業巨額投資尼日利亞的石油勘探開採,到現在連一桶油也沒采出來。

  在贊比亞,中國投資的銅礦因勞資糾紛不斷,一些政客呼籲要驅逐中國礦業公司。

  可見,中國公司在非洲進行資源開發缺乏足夠的風險評估,與巨額投資相比,獲得的利益有限,甚至有不少企業投資打了水漂。

中國人在非洲常受刁難

  中國從1956年開始向非洲50多個國家援建了900多個成套項目。2000年第一屆“中非合作論壇”召開後,中國減免了31個非洲國家105億元的對華債務。2009年,中國的外交支出為251億元,其中133億元用於對外援助,援助的對象絕大多數是非洲國家。要知道,非洲有十幾個國家人均GDP超中國,有32個國家的勞動者最低收入超中國。我們對非洲無私援助,我們的國民在非洲工作、生活愉快嗎?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曾愛平博士對我說,他對在中國留學的部分非洲學生進行了調查,這些非洲留學生普遍對中國人有著良好的印象。我對他說,如果美國政府給你獎學金資助你到美國留學,你能在美國說美國人不好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