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中國該怎樣規避美元貶值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10-11-02 08:41:00  


  中評社北京11月2日訊/只用了三個月,美元指數已從88下跌到77,貶值幅度達到12.5%。美聯儲的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呼之欲出,這意味著美元持續走軟成為大概率事件,目前全球對衝基金做空美元的倉位也相應地快速擴大。

  美元的貶值越發成為了美國經濟的“救命稻草”,美國試圖通過美元貶值來實現三個目的:一是促進美國的出口和就業。二是促進美國龐大的債務負擔的削減,舉例而言,美國在人民幣兌美元在8:1時從中國借債100億美元,在人民幣升值到6:1時歸還100億美元的債務,對於債權人中國而言,相當於借出了800億元人民幣而只收回600億元人民幣,財富相應減少,美元貶值是財富從債權人向債務人的大轉移。三是美國擁有的硬資產財富得到升值,美國在能源資源、農業等領域擁有大量硬資產。

  第一財經日報發表中國建設銀行邵風高文章表示,中國作為正在全球經濟中崛起的國家之一,嚴重依賴出口的經濟增長方式以及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的現實,要求中國必須未雨綢繆,抵禦美元貶值帶來的衝擊。

  文章分析,這首先要求中國加速外匯儲備多元化。除了貨幣配置多元化外,投資方向不應只局限於金融類資產,要通過海外資源採購,不斷積累黃金石油等戰略性資源儲備,以對美元的貶值進行有效對衝。

  其次,要求中國加強對熱錢流入和流出的管制。美國上一輪自2009年3月開始的量化寬鬆政策,曾經產生大量流動性,並引起了全球包括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大幅上漲。在本輪量化寬鬆政策預期之下,海外資金正把目光轉向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外管局最新數據顯示,9月銀行代客結售匯順差為284億美元,這一數字意味著,跨境資金大量流入國內的狀況仍在持續。保守估計,中國9月份熱錢流入為530億美元。香港《文匯報》稱,有大約6500億港元的“熱錢”流入香港市場,與此同時,索羅斯攜100億美元現金進入香港,目標已鎖定在A股和H股。美元貶值已使大量資金流入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這通常會滋生資產泡沫,最終使這些熱錢流經之地的經濟遭受重創。因此中國對熱錢要實施更加嚴格的管制,從熱錢流入和流出的兩道關口加以控制。

  近日,多個新興市場國家出台了加強資本管制的動作。例如:泰國財政部宣布計劃對海外投資者徵收債券投資利息所得15%的預扣稅,希望借此擋住熱錢流入,進而阻止泰銖升值;巴西政府為阻擊熱錢已經幾度上調金融交易稅;中國央行官員也表示過,為防止外匯流出,可以考慮徵收外匯流出稅等。中國應該實施更加嚴格的資本項目管制,由於中國資本賬戶未開放,可通過清查貿易項目混雜結匯、地下錢莊等渠道來加大監管查處力度。中國可以制定反熱錢的相關法律,明確非法熱錢甄別標準。可以增加熱錢出入境成本,尤其是出境成本。

  文章強調,在儲備多元化和加強熱錢管制之外,中國的另一個舉措應是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使人民幣早日成為國際貨幣。作為全球最大的出口國,中國卻仍用別國貨幣進行貿易結算,這使中國在貿易中承受著美元匯率波動風險。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令人欣喜的是,中國政府已在積極推進,自2008年12月以來,中國已經與馬來西亞、白俄羅斯、印度尼西亞、阿根廷、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簽訂了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人民幣試點的雙向擴容也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進程。

  中國應該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速度,使人民幣早日在世界貨幣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減少外國經濟變化給中國帶來的衝擊,減少因匯率波動給企業生產經營以及國家戰略投資帶來的影響,逐步掌握商品的定價權,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創造一個穩定的環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