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盧拉改變巴西,羅塞夫能改變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0-11-03 05:47:00  


 
經歷傳奇 曾被捕遭電擊

  1947年12月14日,迪爾瑪.羅塞夫出生於巴西東南部米納斯吉拉斯州的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保加利亞人,1930年移民巴西後從事房地產生意,母親是當地一名教師。

  受父母影響,迪爾瑪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讀書。1964年,迪爾瑪16歲時,巴西爆發了軍事政變,軍人獨裁政府上台。當時學校的學生運動十分活躍,讓迪爾瑪意識到這個世界已不再接受從前那種淑女式教育。在中學老師的帶領下,迪爾瑪和當時其他巴西青年一樣,參加了反對軍事獨裁的游擊隊,並成為一名專門看管彈藥的小隊長。後來,在第一任丈夫的介紹下,迪爾瑪加入巴西共產黨,從事一系列革命活動。1970年,迪爾瑪被捕成為階下囚,曾遭遇連續22天的酷刑,包括鞭打和電擊。

  迪爾瑪在監獄中度過大約3年時光,1972年底獲釋。獲釋後的迪爾瑪患上了甲狀腺淋巴疾病,回家養病後康復。1978年,她在大學裡攻讀經濟學碩士學位,並在南大河州開始其政治生涯,與同伴們一同創立了民主勞工黨,並積極參加各種競選活動。先後擔任過阿雷格裡港市的財政局長,南大河州礦產和能源部長等職務。

  2001年,迪爾瑪加入勞工黨,並在2002年該黨候選人盧拉競選總統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盧拉2003年就任總統後,迪爾瑪被任命為國家礦產和能源部長。2005年,迪爾瑪升任有“首席部長”之稱的總統府民事辦公室主任,成為盧拉的“左膀右臂”。

  在被提名勞工黨的總統候選人之前,迪爾瑪在巴西政壇上並不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在成為勞工黨總統候選人之初,巴西近兩億老百姓中有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她是誰。不過,由於總統盧拉的鼎力相助,再加上她個人努力改變形象,迪爾瑪已經從之前的“冷面鐵娘子”,變成了如今支持者口中的“巴西之母”。

  有過兩次失敗婚姻的迪爾瑪.羅塞夫不善言辭,卻有著堅韌耐性和毅力。2009年4月,她患上淋巴癌並接受化療,四個月後化療結束,雖然主治醫師稱,癌症還有複發的可能,但迪爾瑪本人當年9月公開宣布,自己已經康復。迪爾瑪與第二任丈夫育有一女。今年9月,她當上了外婆。

  由於迪爾瑪的父親是保加利亞移民,迪爾瑪競選總統的消息曾在保加利亞掀起一陣熱潮。她的成功當選也在這個歐洲國家引起轟動。

  (本文來源:四川在線陶短房文“盧拉改變巴西,羅塞夫能改變什麼”;國際在線衣鷺霞、趙恒志專稿“巴西歷史上首位女總統迪爾瑪.羅塞夫曾被捕遭電擊”,標題為本刊編輯所加,文內略有删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