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鮑盛剛:中國的政治就是做生意

http://www.CRNTT.com   2010-11-20 08:39:03  


中國GDP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列在世界100位以後。所以中國下一步要將民生和以人為本作為社會結構改革的重點。
  中評社北京11月20日訊/一戰以後,美國從債務國成為債權國,從資本輸入國成為輸出國,時任美國總統的威爾遜提出14點計劃,試圖帶領美國走向國際政治舞台中心,但遭到歐洲列強抵制。隨即美國選擇把精力用於國內發展,提出“美國的政治就是做生意”的口號,由此在美國歷史上出現了一個大轉型,大變革和大繁榮的時期……如今,中美關係正從合作走向對抗,全球化逆轉,貿易摩擦加劇,中國與其針鋒相對,使矛盾激化,不如轉向自身建設。學者鮑盛剛撰文“中國的政治就是做生意”,闡述如下:

  目前中國與一戰後美國所經歷的情況非常類似,中國或有可借鏡之處:

  一戰以後,美國從債務國成為債權國,從資本輸入國成為輸出國,時任美國總統的威爾遜提出14點計劃,試圖帶領美國走向國際政治舞台中心,但遭到歐洲列強抵制。隨即美國選擇把精力用於國內發展,提出“美國的政治就是做生意”的口號,由此在美國歷史上出現了一個大轉型,大變革和大繁榮的時期,史稱“柯立芝繁榮”,它使美國經濟得到了十足的發展,美國人民達到了“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幸福境界”,為後來美國走向國際舞台創造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中美關係正從合作走向對抗,全球化逆轉,貿易摩擦加劇,中國與其針鋒相對,使矛盾激化,不如轉向自身建設。

中國為何需反思發展模式

  中國自加入WTO後,10年間從一個貧困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這個奇跡在很大程度上是全球化的結果,並非通過自身內在資本積累和科技創新發展。中國發展是外向型,受制於全球經濟體系,主要是以美國和西方為主導的跨國公司和全球公司,服務於它們,成為它們在全球資源配置結構中的一個廉價生產基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