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為粉碎李登輝分化圖謀宜考量“馬王配”

http://www.CRNTT.com   2010-12-15 08:45:22  


 
  或許,李登輝後來要建立本土勢力政權,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對以外省人大老為主的“非主流派”抵制他全面接管黨政軍大權的反彈。因此,他一方面要在國民黨內推行本土路線,並曾在為參選台北市長的馬英九站台輔選時,拉起了馬英九地手高呼“新台灣人”,希望能藉此將馬英九往“本土路線”拉靠;另一方面卻又在暗中支持民進黨,以刻意催化連戰、宋楚瑜的分裂來“義助”陳水扁上台。但是,馬英九和陳水扁都令他大為失望。馬英九隻接受了“新台灣人”的外殼,並在其後的“總統”選舉中以標榜自己是“新台灣人”來吸收中間選票,但實質上走的是“九二共識”路線,並恢復了海峽兩會談判,還簽署了“ECFA”,因而氣得李登輝罵他為“傾中”,要將他推翻下台。陳水扁雖然確是在政治上滿足了李登輝的願意,但卻是“貪腐一族”,而毀了他的“本土大業”。眼看自己時日無多了,但《台灣的主張》仍未能實現,也就難免焦急起來。若因而不顧自己年近九旬及身體欠佳,趁著自己還有一些精力,跳出來作最後的努力。否則,過了二零一二年“總統”選舉“這一村”,到二零一六年時他已九十三歲,可能到時已經看不到“那一店”了。好在民進黨的蔡英文還算比較清新、廉潔,而在“五都”選舉一役也被證明具有可以打敗國民黨的戰力。因此,他要設法幫蔡英文一把,借助其力推翻馬政府,扶助真正的“本土勢力”上台,與此同時也達到分裂國民黨,把其中的“本土勢力”拉出去的目的。

  李登輝這幾天的談話內,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兩岸簽署“ECFA”後,台灣已失去主體性,加上“反ECFA公投”遭到駁回,台灣的民主發展機制逐漸消失,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換掉馬政權。

  二、民進黨二零一二“總統”人選要跳脫“民民配”思維,“正副總統”人選未必非民進黨藉人士不可,應串聯泛藍反馬勢力擊敗馬英九。因此,除蔡英文、蘇貞昌、謝長廷、呂秀蓮等民進黨籍的潛在人選之外,也應納入施明德、王金平等非民進黨藉人士,以擴大在野陣營反馬勢力。

  三、但是,在目前兩大黨環境下已沒有第三勢力的空間,他也從來沒有說過要籌組第三勢力,若要有第三勢力主導台灣主流民意必須兩大黨分裂,但現在沒有空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