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蘇丹走向分裂 殺戮能否停息

http://www.CRNTT.com   2011-01-18 09:04:43  


 
  1983年,非洲發生大饑荒,全國災民多達450萬,從受災更重的中部非洲,又湧入120萬難民;造成物價飛漲,蘇丹國家儲備銳減,尼邁里政府不得不靠借債渡日;外債猛增到90億美圓,完全失去了償還能力。就是在如此民不聊生的局勢下,糊塗透頂的尼邁里,竟然在全國強制推行伊斯蘭化;1983年9月,下達了在全國實行禁煙、禁酒令,販煙販酒的南部商人,被殘忍地剁掉手,腳,甚至處以死刑;不顧南方黑人的強烈反對,再次把南方化為幾個省,強制實行伊斯蘭法律……

  尼邁里政權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南方黑人的怒火,已經編入蘇丹政府軍的南方游擊隊,再一次武裝叛亂。第二次蘇丹內戰終於爆發了。

  爛透了的尼邁里政權,不僅在黑人中聲名狼藉,就是在阿拉伯人中也極端的不得人心。1985年武裝部隊總司令達哈卡不費一槍一彈,輕鬆地實施了軍事政變;達哈卡一上台就宣布了受蘇丹人民歡迎的“七大政策”:一、優先考慮南方問題;二、消除舊政權在全國強制推行伊斯蘭化帶來的消極影響;三、維護民族團結和宗教信仰自由;四、恢復和發展經濟;五、堅持不結盟,強調發展同埃及的特別關係;六改善人民生活;七、創造民主氣氛。迅速穩定了國內局勢;應當承認:達哈卡的“七大政策”是富有政治遠見的,如果堅定不移地沿著這條路走下去,蘇丹的內戰或許早就結束,十年之前就走上了穩定發展的道路……

  然而、蘇丹人並沒有在這條和平的路上走多遠;1989年,精悍的巴希爾又一次發動軍事政變,並在大選中獲勝,當上了蘇丹的總統,極端的伊斯蘭知識分子圖拉比當選為國民議會主席。圖拉比利用國民議會的力量,在蘇丹伊斯蘭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美國決心推翻推行伊斯蘭主義的蘇丹政府,以南方的加郎集團取而代之。1990年,美國指責蘇丹違反人權,停止了一切援助;1993年,美國將蘇丹列為支持恐怖活動的國家名單;1997年克林頓宣布對蘇丹實施單方面的經濟制裁;同年12月,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萊德會見蘇丹反政府武裝領導人加郎,公開表示支持加郎武裝推翻蘇丹政權。

  美國強大的軍火支援,使蘇丹的反政府武裝加郎集團有持無恐,決心將內戰打到底。

  在大選中當上國家議會主席的圖拉比,是一個極端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在海灣戰爭中,他堅定地支持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在恐怖頭子本、拉登無處容身之時,圖拉比收留了拉登,並讓拉登在蘇丹大力發展自己的勢力;蘇丹掙錢的工程,如建築、公路、優先交給拉登,並把蘇丹出口芝麻的大買賣讓拉登壟斷經營。

  蘇丹對恐怖活動明目張膽的支持,更加激怒了美國和他的西方盟友以及沙特阿拉伯等穆斯林兄弟,於是、美國將蘇丹作為恐怖國家對待,稱之為“流氓國家”;於是、美國加大了援助蘇丹南方的反政府武裝的力度;於是、美國在打擊阿富汗的同時,派重型轟炸機炸毀了喀土穆的大型制藥廠……。與此同時,美國公開宣布,反恐戰爭的下一個目標,不是伊拉克,就是蘇丹……。

  圖拉比的極端伊斯蘭化方針,使蘇丹面臨著嚴重的國家危機;巴希爾和圖拉比的矛盾,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在蘇丹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鐵碗巴希爾絲毫也沒有猶豫,他果斷地出手,解散了國民議會,擺脫了圖拉比的陰影,終止了伊斯蘭化運動;在政治上,推行三項國策“一、注重經濟發展;二、推動睦鄰關係;三、交好西方國家”;對待南方的反政府武裝,採用軍事壓力與和談相結合的方式,談談打打,打打談談,首先與南方八個小型的反政府武裝簽署了和平協議;最後,迫使最大的反政府武裝“南方人民解放軍”首領加郎在烏幹達首都和巴希爾握手言和……

  巴希爾宣布,2002年年底,已經全面結束蘇丹長達半個世紀的內戰,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都熱切地期盼著一個擺脫戰火的蘇丹,同樣地擺脫貧困;從紅海岸邊--崛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