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民進黨今日臨全會將演出激烈攻防戰

http://www.CRNTT.com   2011-01-22 09:53:55  


 
  這個提名委員會合議制,受到“公媽派”蔡同榮的強力反對,左嗆黨中央“民主倒退”,右批“黨主席權力太大”、“無人能制衡”。蔡同榮還不滿地指出,很多人在地方經營很久了,投票前再來改遊戲規則,這樣很不好,尤其所有不分區“立委”提名都由黨主席指定,權力實在太大了,他擔任中常委十三年,還沒有看過有哪位主席權力那麼大。

  而蔡英文則解釋說,這個制度是由中執會決議,“不是主席要求得來的”。絕不是主席一個人就決定哪個人可在名單上,主席只是主導提名過程的公平性,反應社會期待。這個制度是“黨的最大公約數”,相信藉此可降低黨內過度競爭,且思考提名時可更有理想性,也更能回應社會對民進黨不分區“立委”的期待。如果用制式的競爭法則選擇不分區“立委”提名人,可能彈性較少,想達到擴大社會基礎的目的也可能被限制;只要過去有努力問政及耕耘,提名委員會都將列入考慮。蔡英文還表示,希望不分區“立委”能更多元化,而不只是黨內競爭,“包括深耕地方、社會服務,都是重要的指標”。 

  應當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黨內初選提名機制,是絕對公平合理的,只能做到較為公平合理而已。而以“全民調”方式決定“總統”和區域“立委”提名人,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避開黨員投票的“人頭黨員”弊端,因而有利於社會聲望較高,且因入黨年期較短且未在基層選區經營過,因而沒有建立“人頭黨員部隊”的蔡英文,而不利於本身就是民進黨創黨黨員,且在民進黨成立前就已經營選區,並建立起“人頭黨員部隊”的元老派,亦即“公媽派”人馬。

  但實事求是地說,“全民調”方案並不符合民進黨屬於剛性政黨的政黨政治,且剝奪了黨員的黨內投票權利,並不合理。而呂秀蓮等聯署的“三部曲”方案,其中的第一部曲由黨員進行投票,既符合政黨政治的原理,又維護了黨員的投票權;進行巡迴電視辯論的第二部曲,則有利於參選者與黨員以至選民之間的互動,讓黨員及選民對參選者的政綱心中有數,以利於自己在“民調”的第三部曲中進行選擇。這個方案倒是符合最大民意的。這是因為,民進黨只有四十多萬黨員,而民進黨在全島性的選舉中,往往會獲得四、五百萬張選票,因而黨意並不能完全等於民意。而既有黨員投票又有民調的方式,則是黨意和民意都有兼顧到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