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回應青年訴求 奠定普選基礎

http://www.CRNTT.com   2011-01-24 12:08:02  


今天的青少年將在未來的直選中發揮重要作用。
  中評社香港1月24日訊/全國政協委員、百家戰略智庫主席劉夢熊今天在《文匯報》發表文章“回應青年訴求  奠定普選基礎”。作者認為:“2017年普選特首、2020年普選立法會時新增的適齡選民大多數倒向哪一邊,將是左右大局的砝碼。建制派若在思路上缺乏憂患意識,方法上因循守舊,任由青少年為反對派所爭取、俘虜,肯定要犯歷史性錯誤,其付出的代價必將無法彌補!”文章內容如下:

  最近,中央相關領導不約而同特別關心本港年輕人面對的“學業、就業及置業”困難,期待建制派人士回應他們的訴求和協助解決問題。這其中包含深刻的戰略涵義。2007年人大決定明確了普選時間表,意味著未來7至10年,不僅“80後”一代成為重要的選民基礎,而且現在11歲或以上的青少年,也將成為實現普選時代的選民。香港青年面對的困難能否解決,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手中的一票是投向建制派還是反對派。因此,中央領導人期待建制派回應香港青年的訴求,微言大義,值得特區政府和建制派重視。

  在近年來本港的多項政治事件中,一批“80後”的年輕人表現衝動,他們行動越來越激烈,被輿論稱為“憤青”。事實上,追隨香港激進反對派的“憤青”只是極少數,他們固然不能代表香港“80後”,但這少數“憤青”的激烈反叛言行,卻在香港“80後”中引起某種程度的共鳴。其根本原因在於,雖然香港絕大多數“80後”青年並非激進,但他們正面對“學業、就業及置業”的困難,對社會不滿情緒不容忽視。

  少數香港“80後”以憤激的姿態介入政事,而這少數卻如“悲涼之霧,遍被華林”,揭示了香港“80後”一代的深層心態,透露出香港“80後”的特殊人生處境-他們是夢醒了無路可走的一代人。“香港夢”曾經是許多中國人尋覓的對象。在“香港夢”萌發到成型的上世紀五十、六十、七十年代,不論是新老移民,都胼手胝足,一點一滴,打造心中的夢想樂園。當時的“50後”、“60後”、“70後”年輕人奮力讀書,憧憬能升讀專上學院,成為社會精英,實現“四仔夢”(屋仔、車仔、老婆仔、人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