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誤殺說”或會挑穿連馬心結催發泛藍不和

http://www.CRNTT.com   2011-01-25 08:34:37  


 
  這也正是馬政府從一開始就將連勝文受傷定位為“誤殺”的原因所在。因為如果承認了連勝文被兇殺而導致選情翻盤,那就等於是承認馬政府此前的政績並不佳,也等於是承認蔡英文的清新形象優勝於馬英九。因此,馬政府只能是堅決否認“兇殺說”。從馬英九當晚到醫院看望了連勝文出來時說的一句“還好只是擦傷,沒有生命危險”,到金溥聰聲稱國民黨能夠固守“三都”是“改革路線成功”,並駁斥子彈效應“沒有科學證據”,不接受他們是避過敗選的說法,就是要否定連家的貢獻和犧牲。為此,許多同情連家的藍營人士都認為,馬政府的做法,太不近人情。

  其實,馬金體制不敢承認“子彈效應”,也不願意肯定連家父子,是因為擔心能保住“五都”選舉平盤的功勞,被連家拿走,而自己在黨內的權威就將會流失貽盡。這是長期以來連馬心結解不開的必然。

  連馬心結,可以追溯到二零零四年“連宋配”組成之後。當時就有民進黨人在挑唆,如果二零零四年“連宋配”贏了“總統”大選,二零零八年亦能獲得連任,就將會擋住馬英九的“總統”之路,使他直到二零一二年才有機會選。而此時,馬英九已是六十二歲,不但是到正式參選時的年齡偏大,可能會流失年青人的選票(當時許多年青人都擁戴“小馬哥”),而且也將讓馬英九空等極為不耐煩的八年。

  因此,馬英九當時所有的的所作所為,都被媒體解說為故意為“連宋配”勝選製造障礙,有“圖令連宋配不當選”之嫌,以踢開“連宋配”這塊大石頭,讓自己能及早參選並當選:一、馬英九台北市府的馬團隊若干成員與一群從民進黨內跑出來的人,組成“廢票聯盟”,號召中間選民拒絕投票,或乾脆投下廢票。事後有人認為,“廢票聯盟”的干擾,使“連宋配”少獲幾萬張選票。因為投下廢票者,大多是對陳水扁不滿的。而當時陳水扁僅比“連宋配”多二萬多票而已。也就是說,“廢票聯盟”是導致“連宋配”輸選的最後一根稻草。

  二、在發生“三一九槍擊案”當日,宋楚瑜根據自己的政治判斷和選戰經驗,建議連宋競選總部向“中選會”提出“暫停投票”提議,待查清真相後才恢復投票,但作為連宋競選總部的幹事長的馬英九,卻堅決主張繼續選舉。結果,由於“連宋配”總部已經停止所有選舉活動,等於是白白拱手讓出輿論陣地(沒有新聞可供媒體採訪播出),而電視屏幕則反復不斷地播出陳水扁捂著肚子被扶進急救室的鏡頭,結果讓陳水扁獲得大量的同情票和“搶險票”。如果當時是接納宋楚瑜建議,“中選會”必會依據法律規定宣佈暫時停止選舉,待案情冷卻下來之後才恢復投票,而此時人們已知是陳水扁的槍勢並不重,選舉結果可能是另一番景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