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東:大國利益與“文明衝突”

http://www.CRNTT.com   2011-01-25 11:39:33  


 
  對中東地區其他熱點問題,美也投入了巨大力量,並借助多邊努力尋求解決辦法。美2010年就伊朗核問題對伊軟硬兼施,推動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新的對伊制裁決議,並單方面對伊採取強硬制裁措施。另一方面,美也未放棄解決伊核問題的“6+1”機制,2010年12月初在日內瓦舉行了新一輪談判,並商定下次談判將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舉行,這無疑釋放了積極信息。在伊拉克,美則在2010年8月底撤出作戰部隊後盡量從台前轉到幕後,千方百計保持穩定,保持美對伊的掌控。但伊拉克的安全局勢持續惡化,恐怖暴力襲擊不斷,造成大量人員傷亡。2010年3月議會選舉之後8個多月過去無法組建新一屆政府,教派之爭異常尖銳。外部勢力競相滲透並插手伊事務,以圖填補美撤軍留下的空間。有人形容伊局勢就像“潘多拉盒子”,一旦打開,再關上就很難了。看來,未來中東的熱點問題還會延續,而且相互交織聯動,使局勢更顯複雜詭譎。巴勒斯坦與以色列之間的矛盾仍牽動中東整體局勢發展,地區大國間的角逐可能加劇。伊朗核問題可能出現時緊時緩的拖延局面,矛盾激化甚至局部衝突的危險也不是不存在。

  今年地區力量的分化組合也頗引人注目,地區大國的角逐有加劇之勢。土耳其在多年爭取加入歐盟的努力屢屢受挫之後大幅調整外交政策,加大對地區事務的投入,在地區異軍突起,影響快速增長,成為地區力量重新分化組合的重要因素。它不僅聯手巴西與伊朗就核燃料達成協議;高調參與巴以問題,特別是“5.31”土聲援加沙船隊遇襲後,更是名聲大振,使以色列和阿拉伯溫和國家均感到疑慮。

  □ 恐怖活動“外溢化”

  總的看來,2011年,謀求通過談判解決熱點問題仍是中東地區形勢發展的主流,各方的促和活動仍會非常活躍,幾大熱點問題的解決仍任重道遠,尚未見到隧道盡頭的一絲亮光。伊拉克的動亂局面還會持續,恐怖暴力活動短期難以扭轉;也門和馬格裡不的恐怖活動有加劇之勢,中東恐怖活動“外溢化”已引起關切。

  但局勢總體不會失控。中東仍將是美重要的戰略投入點。去年歲末,美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分別邀請巴以高官到華盛頓會晤,力圖安排巴以再度在華盛頓進行間接談判,並敦促雙方“立即以誠意和非常具體地擺明自己在核心問題上的立場”。巴方對美向以色列施壓不力深為不滿,並制定了談判無法取得成果情況下的備選對策,包括把巴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爭取更多國家承認巴勒斯坦為獨立國家等,作為對以色列拒絕凍結定居點建設的回應。但巴堅持仍把通過談判解決作為優先選擇,提出“和平抵抗”戰略。由於美國民主黨中期選舉失利,共和黨主導了眾議院,奧巴馬的中東新政難以為繼,更不會向以色列進一步施壓,巴以恢復和談更顯困難,在土地、安全、難民、水資源和東耶路撒冷等實質問題上要想取得進展更是難上加難。引人注目的是以色列右翼勢力的影響上升。最新民調顯示,右翼利庫德集團將取代中左的前進黨成為議會第一大黨,右翼黨派在議會的席位將從目前的67席增至73席,這可能導致以色列在談判問題上立場更趨強硬。而巴內部主要派別間分歧嚴重,在和談的政治主張和內部權力分配方面都有深刻分歧,這更削弱了巴方在談判中的地位。好在阿拉伯國家的調解還在繼續,巴兩大派也都表示了顧全大局實現和解的意願。但願恢復巴以和談、實現巴以“兩個國家”共處之路能變得平坦一些,人們對於中東地區和平、穩定、發展和改善民生的期望早日實現,從而減少和消除焦慮和不安。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