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阿拉伯的春天?

http://www.CRNTT.com   2011-01-28 10:13:02  


 
  正因如此,將突尼斯和其茉莉花革命與該地區的其他國家國情相比較,似乎不僅是錯誤,還可能是危險的。然而,摩洛哥如今看起來穩定,是因為兩大因素:君主制和改革。由一群技術官僚和年輕國王穆罕穆德六世領導的一項改革進程——包括政治自由化——正在積極展開,就算到目前成效還不大。

  而且,穆罕穆德六世作為“信衆的指揮者”,擁有“穆斯林”領導的合法性,這是該地區兩個最脆弱的國家阿爾及利亞和埃及不具備的。而摩洛哥與阿爾及利亞不同,並沒有石油這個詛咒。

  就算突尼斯的情況很大程度上是獨有的,忽視它對該地區其他國家的潛在影響也是短視的行為。在這個面簿(Facebook)和推特(Twitter)的時代,許多阿拉伯年輕人有“突尼斯人的感覺”。他們也為自己國家領導的表現,以及在更深層次上,對他們的暴君本質感到羞恥。他們也渴求自由。無論茉莉花革命結果如何,就算它對阿拉伯世界的衝擊不能像柏林墻的倒塌對歐洲的影響那麼強烈,它也會有一個“先”和“後”的影響。

兩種革命後的模式

  革命“後”的時代有可能給阿拉伯世界凸顯兩種不同的政治發展模式:土耳其或伊朗。如果在突尼斯開始的革命浪潮波及阿拉伯世界其他國家,有幾個國家會選擇土耳其的對外開放,又有多少會選擇伊朗的原教旨主義?

  當然,這種二分法過於簡單。土耳其對“溫和伊斯蘭”的實驗也有灰色地帶。而伊朗除了神學家外,還有我們有理由對其抱有希望的具活力和韌性的公民社會。

  西方很明顯的傾向於土耳其模式。大多數歐洲人可能希望和土耳其保持距離,但是面對阿拉伯世界的變革,以及可能出現的無序甚至混亂,他們更看好土耳其能發揮穩定局勢的潛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