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南方朔:冤死 是因台灣有冤獄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11-02-08 12:01:55  


 
  任何人都知道,當一起案子發生了,有了辦案人員和嫌疑人,辦案人員和嫌疑人之間即出現權力上的極端不對等。這種不對等性,會使得嫌疑人掉進任人宰割陷阱中。辦案人員偵訊不出個所以,他們就會揚言“嫌疑人奸詐狡猾”,更加要棰楚交加,最後他們會得意的宣稱“突破了對方的心防”,案情急轉直下。在台灣每當有大案,我只要聽到“突破心防”這四個字就心裡發麻,因為“突破心防”聽起來好像很合理,很厲害,但大多數人都知道,那其實是“刑求逼供”的委婉修辭。江國慶這個小士兵,他被“突破心防”時到底經歷了甚麼,會承認根本不是他做的事,這乃是此案重啟偵辦後一定要搞清楚的事。說不定把這個問題搞清楚,那種漂亮好聽,其實卻極為可怕的“突破心防”式刑求道德文化,才會有新的切入起爆點。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這種辦案文化到底起源於大陸,或是始於國民黨的白色恐怖時代已不可考。但“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欺騙式辦案手法卻無疑的已成了台灣辦案文化的重要成分。只要有了大案子,他們鎖定嫌疑人,就會施展“坦白從寬,抗拒從嚴”這一招,軟硬兼施,讓嫌疑人相信,只要照他們所編的劇本演,坦白從寬,最後一定會沒事。殊不知,“坦白從寬,抗拒從嚴”乃是騙取假口供的一種最卑鄙的手段,只要你上了這個當,你就等於簽下了死罪切結書。白色恐怖時代,有許多人被誣告,在“坦白從寬,抗拒從嚴”下按照他們的劇本承認有罪,而後被騙上了刑場。在江國慶案裡,我又看到了“坦白從寬,抗拒從嚴”這種騙口供的伎倆。一個鄉下來的無知小士兵,真的相信“坦白從寬”這種騙人的鬼話,在見大官時竟然下跪求饒,他真的以為配合演出,會因為自己的坦白而從寬處理,殊不知他的配合演出,只是加速了自己的死亡。這也是此案重啟偵辦,一定要搞清楚的部分。

  台灣辦案一向缺乏科學辦案的文化,一切都以口供自白的取得為主,遂有了“坦白從寬,抗拒從嚴”這種騙口供的伎倆。一個鄉下來的無辜小士兵,其實是在他們刑求以及欺騙手法交錯玩弄下被活生生整死的。我自己經歷“坦白從寬,抗拒從嚴”欺騙的黑暗,也聽過許多冤假錯案的血淚故事,江國慶案提醒了我們,台灣那恐怖黑暗的一面,其實仍頑強的存在著!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