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馬英九撥亂反正提前搶佔戰略制高點

http://www.CRNTT.com   2011-02-09 08:42:46  


2月6日上午,馬英九接連主持國民黨中央及“總統府”兩場新春團拜。
  中評社北京2月9日訊/昨日,馬英九在主持國民黨新春團拜致詞時,率先示範使用“大陸”稱呼,提到台灣則稱“中華民國”;此顯示,馬英九不但是要撥亂反正,而且也是要在“總統”選舉前,提前搶佔戰略制高點,以防制蔡英文“十年政綱”中的大陸政策部分內容。澳门《新华澳报》今日刊载文章“馬英九撥亂反正提前搶佔戰略制高點”,详论如下:

  馬英九日前在邀集“行政院”部會首長舉行新春茶話會時,要求部會首長在談到兩岸關係或相關政策說明時,用字遣詞應更謹慎,基於一個中國原則,對彼岸應稱“對岸”或“大陸”,不應稱呼為“中國”,且公文書也不應稱呼對岸為“中國”。昨日,馬英九在主持國民黨新春團拜致詞時,率先示範使用“大陸”稱呼,提到台灣則稱“中華民國”。此顯示,馬英九不但是要撥亂反正,而且也是要在“總統”選舉前,提前搶佔戰略制高點,以防制蔡英文“十年政綱”中的大陸政策部分內容。

  馬英九這樣做,首先就是撥亂反正。實際上,在民進黨上台之前,台灣當局自認為代表中國,簡稱“華”,因而當時的政府公文和所有媒體,都自稱“中國”,有外賓來訪時也表述為“訪華”。但為避免與對岸混淆,就稱對岸為“中共”或“中國大陸”。媒體在報導大陸地區的涉外活動而不得不使用“中國”一詞時,標題中的“中”字就使用斜體或虛體字。

  馬英九任“陸委會”特任副主委時,參與了籌備成立“國統會”的運作,及研擬“國統會”關於“一個中國”涵義的文字的工作。“國統會”通過的《國家統一綱領》明確指出,“大陸和台灣均是中國的領土,促成國家的統一,應是中國人的共同責任”。而“國統會”制定的《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更是明確表明,“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台灣固為中國之一部分,但大陸亦為中國之一部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