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審慎理財 香港才有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11-02-23 10:41:17  


 
               財政寬裕未必可持久

  根據政府綜合預算案公眾諮詢期間所得的意見,較多人期望的紓困措施大致包括:為住戶提供3600-5000元的電費補貼,減免全年差餉(以每季1500-2000元為上限),公屋減租兩個月,以及多派發一個月綜援金和生果金等。也有意見認為,政府可針對無領綜援、無納稅、無物業的“三無人士”,向月入1萬元或以下的在職人士的強積金戶口額外注入6000元以提高他們的長遠保障。這些都是曾俊華在前幾份預算案裡做過的“派糖”措施,有先例可尋,行政上也較簡單,並且不涉及薪俸稅結構的變更和政府未來的財政負擔。曾俊華不妨在新預算案中照搬全納、甚或提出更“慷慨”的減免措施,以求皆大歡喜。

  當然在職人士特別是中產階層更為關注的是薪俸稅。中產階層是香港社會的頂樑柱,一直背負著較重的稅務負擔,咬緊牙關默默地為社會出一分力,卻又未必能夠享受到一些醫療、房屋、教育、交通等福利。現時香港經濟好轉,政府財政相當充裕,有不少意見認為政府應調整薪俸稅,對財富進行適當的再分配,以減輕中產人士的負擔,真正做到“還富於民”、“藏富於民”。

  但由於調整薪俸稅與利得稅對政府來說是一種相當大的承擔,會長遠影響政府的財政收入及本港財政體系的穩健;而不少工商界與專業人士和機構也指出,香港經濟表現容易受到外圍不明朗因素影響,現時經濟好轉及財政寬裕未必可以持久。因此政府實不應輕易大幅減稅或削弱稅收基礎,以免未來經濟轉差時政府財政收支失衡。比如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導致香港經濟下滑,政府赤字連年,財政儲備曾大幅減少了近2000億元;再比如二○○八年金融海嘯期間,政府推出了1100億元的刺激經濟措施。這些都需要政府保留充足的財政儲備以應付突發情況、確保香港財政體系的穩健,從而穩定投資者對香港這一細小經濟體的信心。因此希望曾俊華在制定新預算案時,一定要在維持政府穩健財政和回應大眾訴求的原則下作出穩妥的平衡,特別是在考慮是否增加開支和減免稅項時,務必要繼續堅守“審慎理財、量入為出”這一《基本法》為香港所定下的實事求是的理財哲學。

  香港社會是一個富裕的、法制的社會,在有能力的範圍內按適當稅率繳稅,可以幫助政府和有關機構去維護治安,推動仁愛,保持社會福利、教育、醫療、環保等公共開支,這是公民及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分,絕非“蝕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