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通脹回落態勢已經顯現

http://www.CRNTT.com   2011-03-01 08:33:33  


 
  從貨幣供給結構來看,除了傳統的央行發行基礎貨幣、商業銀行發放信貸之外,委托貸款、信托貸款、外資流入、資本市場和資產市場的膨脹都成為貨幣創造的新方式。就如同30多年前哈耶克曾經說過的:“如今貨幣創造已經不是央行的專利,它就像人類社會的語言、道德、法律一樣,可以自發的出現。”因此,傳統的M2餘額已經不能反映貨幣供給的全貌,急需被“社會融資總額”或“廣義貨幣供給餘額”替代。

  當然,變化更大的是貨幣需求結構。傳統的實體經濟交易性需求只是貨幣需求的一部分,新增的資產市場、資本市場的投資性和投機性貨幣需求越來越多,央行、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沉澱的資金也越來越多。

  過去十年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收藏品、藝術品市場吸納的資金數保守估計為8.9萬億元;過去十年,中國股市淨吸納的資金累計高達9.6萬億元,期貨市場、金融衍生品市場也需要巨大的貨幣來支撐其日常交易。此外,中國央行通過央票等工具累計吸收貨幣4萬億元;還有24萬億元的存貸差餘額分別被央行和商業銀行吸收。

  剔除掉上述資本市場、資產市場、央行和金融機構吸收之後的廣義貨幣餘額,才可能流入實體經濟,並對居民消費物價產生影響。

  研究表明,經過四層吸收後,2010年中國實體經濟的交易性貨幣只有34.8萬億元,單位GDP貨幣量雖然有明顯增加,但增加幅度遠遠小於市場的預期。

  考慮到過剩貨幣首先要吸收過剩產能,然後才會表現為物價上漲,四層吸收後的單位GDP貨幣量對物價的影響要滯後兩年時間。由於2009年的單位GDP貨幣量增速低於2008年增速,所以中國2011年來自貨幣因素的物價上漲壓力要小於2010年。

  當然,如果出現房地產資金、股市資金向實體經濟回流,或者銀行的存貸差餘額減少從而增加實體經濟的貨幣流量,則貨幣因素帶來的物價上漲壓力會顯著增加。所以,除了央行和商業銀行要管好“籠中虎”之外,適當引導資金流向對於當前以及未來的通脹管理也十分重要。比如,如果實體經濟的資金適當流向股市,就有利於階段性化解通脹壓力。

  控制食品價格是關鍵

  文章指出,最近一個時期通脹的主因依然是食品價格上漲。在前期CPI漲幅高點11月份,食品價格貢獻了3/4的物價漲幅,而同期的“民生核心CPI”則只有1.5%左右。

  與2007年的“豬肉通脹”不同,2010年四季度以來的這一輪食品通脹,主要是“蔬菜通脹”,豬肉和糧價依然相對平穩。

  按照一般的生產周期和經驗數據推算,“蔬菜通脹”的周期應該比“糧食通脹”周期短,更比“豬肉通脹”周期短,這就決定了本輪通脹的持續時間和上漲空間不會超過2007年、2008年那一輪通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