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台北書展:功夫在書外

http://www.CRNTT.com   2011-03-02 14:20:17  


馬英九在書展上一口氣買了19本書。
  中評社北京3月2日訊/“不同於北京書展財大氣粗的交易性質,也不同於香港書展促銷清貨的廟會氣氛”,那麼,台北書展更注重什麼?台北書展的最大特色是什麼?不妨一讀廖偉棠的“台北書展 功夫在書外”:

  每一兩年我都去一次台北書展,買回來的書越來越少,從第一次買書買到需要再購買一個行李箱,到今年只是拿在手中四本。不是沒有好書,而是覺得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逛書展本身—就像逛藝術展一樣,你不可能買多少件藝術品吧?更多的需要靜心欣賞。華文閱讀地區中,能夠把書展辦到接近藝術展的,也就台北書展了。

  不同於北京書展財大氣粗的交易性質,也不同於香港書展促銷清貨的廟會氣氛,台北書展更注重這個“展”字—書籍的精心呈現、作家與出版人的亮相交流等。書展在世貿一館舉辦,展場並不大,相對的是講座和朗誦活動眾多,竟然多達兩三百項,而且都是直接在展場中舉辦—任何買書走累了的都可能坐下來聽講,和香港書展單獨隔開房間、甚至需要預約座位的做法很不一樣,我在台北書展參與過兩三個講座,很能感受到這種意外:一是那種平時可能完全不看嚴肅文學的讀者被你的演講吸引了的意外;一是多年沒見的老朋友尋聲而來的意外,兩者都是一種快樂—後者,甚至會延伸到會場外,晚上大家相約去“一代佳人”大排檔喝一杯!這次書展,我就如此連喝三晚。

  當然吸引人的主要是內容。台北書展的展覽最與別不同的是每年都有一個國家作為主題國占據展場的中心,這個國家的特色必須與書展主題相符,今年的主題是“閱讀,幸福進行式”,因此邀得不丹作為主題國。為什麼是不丹?大國沙文主義者肯定想不通。且看維基記錄:2007年,不丹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NP per capita)為1400美元,經濟相對落後,但在2006年發表的“全球快樂排行榜”,不丹卻名列第8位,位列亞洲第一位,一般相信,這是因為不丹提倡以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代替GNP,強調心靈富足比金錢重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