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張千帆:政府主導改革危患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11-03-04 09:51:11  


北京大學憲法學教授張千帆
  中評社北京3月4日訊/一項改革的“好”就在於其促進人民的利益,所謂的“糟”即意味著損害人民的利益。問題在於,什麼決定了改革的“好”或“糟”?北京大學憲法學教授張千帆今撰文“政府主導改革危患何在?”指出,誰是改革的主導者,改革就對誰有利。因此,要讓改革對人民有利,人民必須成為改革的主導者,至少是參與者。只有在人民的主導和參與下,改革才能越改越好;反之,如果官員主導了改革,人民不能通過憲政制度有效防止官員濫用公權和貪污腐敗,那麼官員就難免利用改革為自己謀利,而這樣的改革只能越改越糟。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不僅經濟迅速增長,立法體系也初步形成,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然而,近年來,改革也出現了不少問題,甚至某些成就本身就是產生問題的原因。雖然經濟總量增長快,但是人民幸福指數並沒有顯著提高;社會資源、收入與機會的分配仍然存在顯著不公,濫征、強拆造成了衆多衝突和悲劇,成為今日中國社會不安定和不安全的巨大隱患……

  更重要的是,雖然法律體系初步形成,不少立法規定了保障人民權利的先進理念,但是這些法律難以得到有效落實,行政權力尚未受到有效約束,司法不公現象普遍存在,以致公權濫用和貪污腐敗日趨嚴重;司法改革早年曾滿懷希望,現在卻走到了方向不明的十字路口;個別法律修改不但沒有進步,反而發生倒退……所有這一切都令人對改革的風向憂心忡忡。未來改革之路怎麼走、如何保證改革越改越好而非越改越糟,是整個中國社會面臨的根本問題。

  一項改革的“好”就在於其促進人民的利益,所謂的“糟”即意味著損害人民的利益。問題在於,什麼決定了改革的“好”或“糟”?絕大多數人都是“理性自私”的,官員有官員的理性,百姓有百姓的理性,任何理性人都首先會做對自己有利的事,因而誰是改革的主導者,改革就對誰有利。因此,要讓改革對人民有利,人民必須成為改革的主導者,至少是參與者。只有在人民的主導和參與下,改革才能越改越好;反之,如果官員主導了改革,人民不能通過憲政制度有效防止官員濫用公權和貪污腐敗,那麼官員就難免利用改革為自己謀利,而這樣的改革只能越改越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