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薛湧:中國是否還需要“西學”

http://www.CRNTT.com   2011-03-14 14:04:53  


學者薛湧
  中評社北京3月13日訊/“如今,中國經濟崛起,民族自信心大增,國學炙手可熱,《三字經》等也開始在中小學普及。但是,這些都不足以構成超越西方的征兆。超越西方,還是先要了解西方。”知名學者薛湧撰文《中國是否還需要“西學”》:

  最近,就讀於喬治.梅森大學博士課程的田方萌在微博中發文概述:“我們這代和上代知識分子的區別很簡單:他們以為西方過去很牛,我們認為不牛;他們認為西方現在難以超越,我們認為是可以超越的。”

  我今年五十歲。有幸與方萌有文字之交,卻仍然未能謀面。向朋友打聽,他大概三十歲上下吧。這二十年的差距,把我們隔為兩代人。而他對這兩代人的概述,至少放在我們兩個人身上非常貼切。我一向對方萌等後學吐露心聲:“對德高望重的權威我不怕。他們再怎麼了不得,那些東西也是擺在那里看得見的。對你們這些後輩才真是充滿畏懼。因為你們的潛力我難以估量,早晚或者已經超過我們。你們現在還看得起我,讓我受寵若驚。但日後怕是終究會看不起的。”

  這種對後輩的畏懼,有著特殊的時代緣由。我是在“八億人民八個戲”的年月長大,上初中時還幾乎是文盲。在方萌等負笈遠洋求學、到美國國會實地旁聽的年紀,我才開始學習《新概念》第二册。當然,並非我那一代人都是如此。我也不能要求時代為我的不才與後進負全部責任。畢竟,同齡人中還是出了不少飽學之士。但總體而言,我們這代人的學術文化條件不及後輩,底子比較薄,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中國文化和學術的繁盛,更多是要靠他們。

  不過,方萌這短短的博文,不僅是向我們這代人叫板,而且是向西方叫板。故而,我難以認同,當時就回複他:“一般來說,只有獲得基本的理解才能談超越。先不說中國學術界對基督教神學的理解力,就是古希臘,不知有幾個懂古希臘文的?再看西方一些精熟中國古文的學者,動輒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難以理解其萬一。我現在只懂英文,連法文德文意大利文都不會,古典更別談了。這是我不敢談理解西方的原因。”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