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零點馳援——中國救援隊在日本

http://www.CRNTT.com   2011-03-19 08:54:33  


 
搬不走的鄰居

  中國救援隊施救的環境三面環山,一面迎海,5至6級的海風常常把帳篷吹倒。在室外作業時天氣陰冷,加之6級以上的餘震頻發,海嘯預警也不時響起。當地無水、無電、無通訊信號,救援隊利用自帶設備發電照明,吃住全部自給自足。

  中國救援隊的食物很快消耗完了,3月15日他們去當地超市買東西,超市本已打烊,老板看見中國救援隊,又打開門,給他們扛出來兩箱食物。

  依靠海事衛星電話,14日晚上8時20分,救援隊的醫生彭碧波向後方武警總醫院匯報情況。根據彭碧波的匯報,當地傷者沒有超過當地醫療機構的救治能力。

  15日早上6時10分,在一間破損嚴重的房子裡面,救援隊發現一名遇難者遺體,經過簡單處理後,他們將其轉交當地。

  徐德施認為,因為找到幸存者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接下來要做的是救治傷病人員、處理遇難者遺體,中國政府應該再派出一支以醫療為主的救援隊”。

  無論怎樣,雖然去年發生的一系列領土爭端令讓中日關係再回谷底,中日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也並未改變,但此次日本遭遇的地震災難,也是改善兩國關係的良機。

  當然,也不是所有日本人都理解中國的善意。網絡上,諸如“救援隊裡一定有間諜,目的是收集自衛隊的情報”“中國這次是為了報恩,並且宣揚自己”“不給我們添麻煩就謝天謝地了”的言論一樣不鮮見。“這是中國在日本人心目中積累起來的形象決定的。”正在中國讀大學的中日混血的馬鴻志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這次地震對兩國民間的相互理解是一個絕好機會,因為雙方間很良性的互動,已經好長時間都沒見過了:地震讓中國人了解日本人很有素養,在困難面前絕不低頭;日本人也了解中國人很有善意,儘管過去有糾葛。”庚欣說。

  日本大地震恰讓中日找到了一個最大公約數,中日兩國人民都希望過著和平穩定和安全的生活,而且面臨自然的威脅,作為人類,必須要站在一起。中日之間畢竟是搬不走的鄰居。

  15日晚上,大船渡市氣溫漸漸降低,下午的小雨到了夜裡也轉成了大雪。第二天早上6點,救援隊踩著雪地,又出發了。

  (2011年03月18日10:36 南方周末 中國在日本留學生蔣輝對本文亦有貢獻,謹此致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