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家族意識的復興

http://www.CRNTT.com   2011-03-20 09:22:30  


 
  在文革期間,中國社會傳統被顛覆,族譜之類被視為封建糟粕而被大量焚毀,子女批鬥父母等傳統社會無法容忍的事情,成為當時的時髦之舉。

  在改革開放之後,經濟上的繁榮帶來了對傳統文化的重新思考與定位。韓國的影視劇之所以能夠在中國風靡一時,很大程度上在於韓國的習俗禮儀有著中國的衣鉢,容易引發中國人的共鳴。

  文革期間,中共用政治批鬥手段顛覆了中國社會傳統。在當今,中國的社會傳統卻從另一個層面遭到了顛覆。中國的社會傳統多數不於城市中存在,因城市是因行政管理的需要,或市場交易的需要而存在,這兩者講究的是秩序和規則。農村社會的運作,卻主要靠社會倫理來維繫。相比而言,社會倫理比規則更加穩定和有效。

  如在筆者農村老家,村里儘管有不孝敬老人的現象,但極少發生毆打父母的事情。這並非是法律執行得特別嚴格,而是因為在老家,毆打父母是一件被視為天誅地滅、無法被社會容忍的事情。即便再壞的逆子,面對這樣的社會高壓,也是不敢輕易出手的。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農村大量人口進入到城市務工,生活在農村的人口主要是老人和小孩。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民的生活方式也日漸向城市靠攏,原有的熟人社會慢慢崩潰,家族的向心力也越來越弱。

  面對這種情況,通過修訂族譜來凝聚家族,則顯得十分有必要。加上經濟的繁榮、大學教育的普及,在財力和人力上均給族譜的修訂提供了條件。於是,近年來,中國族譜修訂成為一件普遍的事情。

  失去的東西方覺其珍貴。中國族譜修訂興起,背後反映的卻是家族意識以及家族凝聚力的弱化,單憑一個修譜的動作是無法解決所有問題的。為此,在面對農村熟人社會的瓦解,如何建立一個適應當今社會發展,又能夠繼承中國傳統精髓的社會結構,則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

  中國社會自古以來缺乏宗教信仰,家族意識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這個空白點,從而起到調和社會,維護社會發展的作用。這也是為何中國古代政權只到縣這個層面便結束,但社會仍然運行了兩千多年。為此,如何引導現在家族意識,顯得十分的重要。

 ( 作者是上海資深媒體人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2011-03-19)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