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多重外部變數考驗中國經濟抗壓力

http://www.CRNTT.com   2011-03-27 09:24:49  


 
  為穩定震後金融市場及滿足金融機構不斷上升的資金需求,日本央行連續數日向金融市場註資數十萬億日元,並且會同多國幹預匯率,資金凈投放較多。如此大規模註資行為不僅會惡化日本當前的財政狀況,長遠看還會影響到日元匯率。日本長期實行低利率政策,民間有很多資金在全球範圍內套利交易。如今,大量在海外“逃息交易”的機構資金,因為危機中有強烈補充流動性的需求而急劇回流日本,致使日元瞬間大幅升值,進而影響美元以及人民幣等匯率和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另外,隨著美國經濟復甦步伐的加快,世人原本期待美國或能逐步退出量化寬鬆政策,並與世界各國共同抗禦通脹。可在危機之下,美、日現在同時實行量化寬鬆政策,且都是快節奏地向金融機構註資,對正在背負著通貨膨脹巨大壓力而艱難復甦的世界經濟,特別是像中國這些為對抗通脹而不斷出台緊縮政策的新興國家來說,這無疑雪上加霜。

  文章認為,最迫切的問題是,中國輸入性通脹壓力增大通脹形勢變得更加復雜。

  日本是全球最重要的工業製造國之一,在全球產業鏈中有重要地位,此次天災導致的鋼鐵、汽車、芯片等暫時停止生產,將嚴重影響分布在全球的相關產業的生產。日本與中國的產業聯繫十分緊密,中國大多數高科技產品,如精密儀器、儀表、芯片等都是從日本採購,日本生產的中斷,直接影響到中國相關企業的正常運轉,有些企業將會被迫生產中斷,消化庫存後,其後果是價格上漲。

  利比亞戰爭導致全球石油市場供給減少,再加上日本大地震造成核洩漏,引發全球對核電產業的重新審視。為減少全球暖化,全球已認同低碳戰略,大力發展“幹凈能源”,可核電危機一來,本來就不認同的國家將繼續以化學礦物為原料生產能源,全球對原油的依存度大增,國際油價勢將進一步走高。中國這樣一個原油進口大國,未來勢必將增加對PPI的壓力,繼而轉移為CPI壓力。

  以往經驗表明,每當發生災害性、突發性事件,人們會自發採取自保自護的防範措施,例如增加應對災害性、突發性事件的知識,採購能防範災害性、突發性事件或者受事件影響產量有可能下降的商品,儲備一定的生活必需品等。如果這些現象集中爆發的話,就可能改變部分地區、部分商品的供求格局,增大價格波動不確定性,甚至出現“搶購潮”、“漲價潮”。無論是2003年的“非典”時期,還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而國內一些地區上周出現的搶購食鹽等所謂防輻射商品的行為,就是因為擔心日本核洩漏波及中國境內,並受謠言影響所致。利比亞戰爭爆發後,國際油價上漲,使得國內成品油價格上漲預期增強,一些地區也已出現排隊加油的現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