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郭震遠:是友非敵 美國對華政策的調整

http://www.CRNTT.com   2011-03-28 00:23:23  


當前和未來的中美關係,必然有風、有雨、更有晴。
 
  2010年中,圍繞朝鮮半島北南雙方的衝突,美國在西太平洋軍事行動頻繁,並由此強化了美韓、美日軍事同盟關係。一些人認為,運用軍事實力是美國“重返亞洲”的主要方式。但這又是一個誤判,運用所謂的巧實力才是美國“重返亞洲”的重要方式。所謂運用巧實力,就是根據需要與可能,綜合運用美國各方面實力,以獲得最佳的整體效果。運用巧實力,已成為奧巴馬政府推進其外交戰略和政策的最重要方式。這在2010年12月發表的,希拉莉主持制定的美國《四年外交和發展評估報告》中,已有充分論述。從2009年2月提出美國“重返亞洲”以來,希拉莉等奧巴馬政府高官,就一再強調運用巧實力,而且兩年來美國的實際行動,也越來越清楚地表現出對巧實力的運用。實際上,2010年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行動,也是運用巧實力的表現。美國充分利用朝鮮半島北南雙方衝突的時機,通過頻頻出動航母戰鬥編隊與韓、日分別舉行多次聯合軍事演習,而不是對北朝鮮進行直接的軍事打擊,不僅有效地顯示了美國在西太平洋的無可替代的地位,而且對強化美韓、美日軍事同盟有立杆見影的效果。重視運用巧實力,固然反映了奧巴馬政府不同於小布什政府的戰略理念;但在深層次上,也反映了美國依靠某一方面實力,即使是全世界最強大的軍事實力,也難以在亞洲保持並爭取強化美國的領導地位。所以,重視運用巧實力,也是美國“重返亞洲”的以攻為守內涵的重要表現之一。

  不少人十分關注2010年美國“重返亞洲”的進展。但深入觀察可以發現,美國取得的這些進展在不同程度上都是修補性、恢復性的。美日和美韓軍事同盟的強化、美印關係的改善、美國與東盟關係的改善,實際上都是修補性、恢復性的。不能無視美國“重返亞洲”的這些進展,但也不應由此做出美國將獲得成功的判斷。事實將證明,美國要在亞洲保持並爭取強化在亞洲的領導地位,是一個錯誤的戰略目標,因此是不可實現的。當前和未來很長時期中,亞洲將一直是世界最具活力的地區,發展迅速、變化劇烈。美國和任何其他國家,要想在亞洲獲得領導地位,都是違反亞洲的歷史大潮流的,因而是不會成功的。此外,美國儘管仍然是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但其實力與贏得亞洲領導地位的目標之間,存在著無法消除的差距。所以,奧巴馬政府“重返亞洲”可以取得一些進展,但其戰略目標無法實現,因而對中國的影響必然十分有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